轨道建设成功关键 专家:要先养客源
台铁(本报资料照片)
蔡政府前瞻计划花了逾半经费在轨道建设上,但若前期规画不足,恐难发挥工程效益。专家表示,要盖一条轨道之前,其实应该先养「客源」,也就是整合包括公车、社区巴士、公共自行车等大众运输资源到未来的轨道站区,等轨道一盖好,才能有足够运量。
此次县市长选举前,总统蔡英文、行政院长苏贞昌多次宣传基隆捷运、或大谈桃园铁路地下化及机场捷运等重大建设,但这两个县市最后绿营都未胜出。姑且不论继任蓝营县市长是否会改变计划,但难道轨道建设的必要性都不需要评估吗?
前交通部长贺陈旦表示,轨道建设当然有其评估标准。首先,现在有个迷思认为要改善轨道就是做立体化(高架化或地下化),但他认为并非一碰到平交道就要立体化,而是先要看看环境是否许可、是否有其他改善作为。
其次就是轨道建设一定要经过「培养运量」的过程,才能从可行性研究再走到综合规划。
贺陈旦表示,是否核准一条轨道建设,是有条件的。例如做可行性研究时要先规划整体路网,是要做4条轨道,还是只做1条并分期建设?换句话说,吃牛肉面、吃阳春面都可以饱,但提计划时就要想好是要牛肉面或阳春面,审查委员才知道要怎么看待之后建设的规模、负债能力等。
到了要核准可行性研究时,要看从前面规划到可行性研究这段期间,也许一、两年,是否有刻意「培养运量」,比方说是否把公车路线集中调度、班次增加到轨道建设周边,以让民众从私人交通工具改为搭公共运输?车站附近是否尽量禁止停车,让公车好停靠?等等。待要争取工程款时,又要看这段时间「培养运量」的进展如何?若未达到约定的水准或之前的承诺,工程计划就必须延后,评估的合理性就呈现在这里。
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面对政治力量就是软弱无力。贺陈旦坦言,往往就是委员会上,若是县市首长亲自到场,或是有官派委员,这些议题就会民粹化,不会按照合理性去把关,一迳往上送,而愈往上送就愈是政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