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会改革法释宪 明日宣判
国会改革法案释宪,宪法法庭25日将宣判。(本报资料照片)
在野党立委推动的国会改革法案,经总统府等4个宪政机关声请释宪,宪法法庭订于25日宣判。获赖清德总统提名为大法官且为司法院院长的张文贞,日前以专家学者身分出庭时主张国会改革法案违宪,由于她与许宗力等多位大法官的法律见解相近,宪法法庭是否作成违宪判决引发关注。
国会改革法案涉及30条法律,包括《立法院职权行使法》修正条文中有关立法程序、听取总统国情报告、听取报告与质询、人事同意权的行使及有关调查权的行使、听证会举行等规定,另有《刑法》第141条之1的藐视国会罪。
总统府等4个宪政机关声请释宪及暂时处分,宪法法庭认为有违宪疑虑,7月19日裁准暂时处分「冻结」法条;本案诉讼部分,宪法法庭将于25日由审判长许宗力对30条法律条文逐一宣示是否违宪。
对明日宪法法庭的释宪判决,民进党团昨表示,「正向乐观有信心」。民众党立委林国成则表示没有信心,因为大法官一片绿油油,「现在宪法法庭是看颜色做事」。国民党团则认为,大法官可能作出部分违宪的结论。
值得一提的是,张文贞与许宗力系出同门,都是台大公法学者,她担任国会改革法案的鉴定人,主张国会改革法案违宪,态度与总统府等4宪政机关相同。
张文贞认为,国会改革法案修法程序,临时改采不记名举手投票,会使选民无从知悉其立委行使职权的意见,违反代议政治与责任政治;立院职权法具有准宪法法律定位,其增修直接影响宪法规范内容及宪法机关的运作。
张文贞表示,立法院邀请总统国情报告的决议,不属于宪法上所赋予立法院的职权,只属建议性质,对总统没有宪法拘束力。
国民党团首席副书记长王鸿薇则奉劝大法官,当选后至立法院进行国情报告,是赖清德总统选前的承诺,不要陷赖清德于不义。
王鸿薇并指出,「调查权」可能会被大法官认定部分违宪。她呼吁,不论是鸡蛋或疫苗采购案,外界都期盼厘清疑点,但是检调都要拖很久才有调查,立法院反映民意较迅速,可以快速针对重要事件发起调查,盼大法官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