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火线/好莱坞往事:从前有个莎朗蒂

▲从前有个莎朗蒂。(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记者朱锦华特稿

昆汀塔伦提诺(Quentin Tarantino)新作《从前,有个好莱坞》(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 的上映,让老一辈人逐渐遗忘、(绝大多数)新一辈人毫无印象的女星莎朗蒂(Sharon Tate)再度爆红。

说来讽刺,莎朗生前只是刚开始走红就殒命了。但那一夜,她和友人被「曼森家族」成员谋杀后,她才瞬间变成国际知名的「红星」。因此之故,她留下的作品不多,担纲主角的更少。

莎朗蒂生于美国德州达拉斯。早年以平面模特儿和电视影集里的小角色起家。初登大银幕作作品是一部描述古罗马格斗士的电影:《巴拉巴》(Barabbas,1961,香港译名《壮士千秋》),男主角是安东尼昆。她第一部担任重要角色的作品,是在1966年的《恶魔之眼》(Eye of the Devil) 饰演一名女巫,男女主角分别是大卫尼文与黛博拉蔻儿。

这是一部英国片,影片完成后,莎朗蒂留在当地的时尚界发展。接下来,她邂逅了波兰斯基。 当年波兰斯基离开祖国波兰后,一度在法国发展。无奈当时法国影坛相当排外,于是,他到了英国。

在这里,他完成了著名的「惊魂三部曲」:《冷血惊魂》(Repulsion,1965)、《孤岛惊魂》(Cul-de-sac,1966),以及《天师捉妖》(The Fearless Vampire Killers,1967)。 这三部电影有两大共同特点:一,奠定了波兰斯基作品中无所遁逃、宿命论的悲观论调;二,三部作品里的女主角都是绝色美女。

《冷血惊魂》的女主角是曾被香港片商捧为「世界第一美人」的法国女星凯萨琳丹妮芙(Catherine Deneuve);《孤岛惊魂》女主角是凯萨琳的胞姊法兰索娃多丽雅(Francoise Dorleac)。这对姊妹很有意思,姊姊出道较早,用的是父姓妹妹因为不想被人说成是「某某人的妹妹」,所以艺名里用了母姓

姊妹俩还合演过一部绝世神品:杰克德米(Jacques Demy )的音乐片柳媚花娇》(Les Demoiselles de Rochefort,1967)。让人婉惜的是,法兰索娃多丽雅于1967年6月26日因车祸猝逝,年仅25岁。

至于《天师捉妖》,女主角当然是莎朗蒂。她银波兰斯基由工件伙伴变成恋人。1968年1月20日,两人在伦敦结婚。

1967年是莎朗蒂演艺事业中的重要一年,除了《天师捉妖》之外,同年还有两部电影推出:跟汤尼寇蒂合演的性喜剧艳侣迷春》(Don't Make Waves)、以及改编自贾桂琳苏珊(Jacqueline Susann)同名畅销小说的「风月片」:《娃娃谷》(Valley of the Dolls)。

本片有四位女主角:芭芭拉柏金丝、蓓蒂杜克、莎朗蒂、以及影后苏珊海华。以今天的观点来看,这是一出描述真爱难寻、星梦易碎的悲剧版《欲望城市》。《娃娃谷》当年推出时恶如潮,却因为片中的「软调情色」内容而票房大卖。莎朗蒂更是在一票演技派女主角里横空出世,获得当年金球奖「最有前途新人奖」的提名。本片后来能够成为著名「邪典电影」(Cult Film)之一,泰半也是因为莎朗蒂的关系。

本片内容充斥着三种东西:酒精、性、和药物。片名中的「娃娃」(Dolls)一字语带双关,既指青春娆娇的女孩,亦指容易上瘾的镇静剂类药物Barbiturate。顺带一提,《娃娃谷》当年在台湾上映时,Sharon Tate的译是名是「雪伦泰蒂」。「莎朗蒂」这个译名,是香港人取的。至于本片片名,香港片商给了它一个很文青、很凄美的译名,叫《风月泣残红》。

往事的确如烟。从前有个莎朗蒂,如今知道的人已经不多。因为昆汀新片的关系,可能有人想透过网路寻找影片一睹她当年的风采。这并不容易(除非是预告片)。勉强可以找到的,除了《娃娃谷》之外,大概就只有《天师捉妖》(毕竟这是经典)。

影片内容描述一名老师父(杰克麦高文饰)带者一名涉世未深的小徒弟(波兰斯基饰)一起到特兰西瓦尼亚(Transsilvania,今日罗马尼亚地区)消灭吸血鬼的故事。但小徒弟却跟吸血鬼一样。爱上了荒村客栈主人的女儿(莎朗蒂)。

这出「恐怖喜剧」的风格,对日后《僵尸道长林正英系例作品有很深的影响。而莎朗蒂在整部电影里最吸睛的一场戏,是一边泡在贝壳造型的澡盆里「洗澎澎」,一边跟小徒弟聊心事,后来……。

戏假情真的一幕,流露出许多讯息。数年前,我重看了本片一次, 却发现了之前没发现的东西。如果你是看Full HD或蓝光版(BD)的,你会发现,莎朗蒂的眼皮底下原来有一大片密密麻麻的雀斑!这没有好或不好,只是, 我觉得似乎对莎朗蒂又更多知道了一点。美国「世纪杀人魔」曼森 狱中病危送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