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校融合式教育不完全实践手册——北京新府学篇

——专访北京市新府学外国语学校高中校长 刘燕海

编者按:

“1998年,校园日剧《GTO麻辣教师》中的反町隆史和松岛菜菜子,毫不逊色于目前神剧《半泽直树》中的堺雅人……” 《GTO》这部日剧的名字在我们坐在新府学高中部刘校长的办公室中、听着他侃侃而谈时,间或浮现在脑海中……

刘燕海,一位非典型的国际学校校长——

他既是一位国际化学校高中部的主理人,又宣称自己是一位广义的民族主义者;他既推行各类国际标化考试,又倡导中文学习才是第一要务;他既认为国际交流不可阻挡,又认为中国教育的外延远超全盘西化教育的内涵;言语间,刘校态度鲜明,臧否耿直,不留中庸的框量,这很GTO。

9月中旬,我们到访北京市新府学外国语学校,与高中部校长刘燕海老师,就国际学校的国际化育人特色、融合教学、教育OMO、疫情新常态下的留学与语言培训、教育者对教育的本意追溯等话题进行了探讨。

虽然有些观点不尽同意,但是我们可以感受到刘校长对教育的炙热、对学生的赤诚。在多元价值的时代,我们有理由听听来自不同渠道、不同观点,关于教育的一些诚挚声音。

刘燕海(大海校长)

专业从事国际教育工作20年,国际学校管理及教学工作14年 

武汉、石家庄、沈阳、长春、北京顶尖公办中学国际部创始人 / 创始校长

曾任10年美国东北大学 USPP 课程 中国区总校长

曾任6年英国北方大学联合会(NCUK)本科预科课程 北京校区校长

曾任美国 Kaplan 教育集团 中国北方区发展总监

《青少年生涯教育课程》、《青年教师国际化培养课程》著作权人

2020年9月1日开始担任北京市新府学外国语学校 高中部校长

Part 1

由于学生升学目标、出路不同,在公众传统刻板印象下,公立校注重“应试成绩”、国际校注重“国际化学科教育”。我们注意到,新府学强调:“多元师资融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学”

请介绍一下新府学外国语学校“多元师资融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学”具体内涵吗?

在日常教学中如何这些实践,能不能举一个典型例子

欢迎《未来教师发展计划》。我是北京新府学外国语学校高中部校长刘燕海,就高中部及国际化教育这个板块做一些个人观点的陈述。

所谓公办校注重应试教育、民办国际学校及公办国际部注重国际化学科教育,在任何时期,这样的描述都是不准确的,尤其在新的时代就更是发了变化。

现在中国的中高考改革,已经开始要求学生,在更早的阶段,具备职业化素养和基于对课程了解的选择能力的培养。比如高考的3+3,要求学生在高一阶段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对未来大学的专业开始有所涉猎,甚至更深的了解,在这个基础上,学生才能在3+3的模式当中,在理、化、生、史、地、政,这几个学科中进行3项选择、重点学习。

如果说国际校注重国际化学科教育,首先需要定义国际化学科教育的含义——什么叫国际化学科教育?在前些年的早期国际教育意识形态中,认为国际化教育就是从国外拿来的东西,在那个时代称为做“拿来主义”,甚至“复制西方教育”。举个例子,此前,国际学校一般会从美国高中或者英国高中直接引进课程,出现大范围的 AP课、A-Level课程、IGCSE课程的引进。

现在,一方面,国家已经明确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不能引进国外课程,这是一个国家教育的发展之本;另一方面,大家也会发现像哈佛、斯坦福、牛津、剑桥之类的世界顶尖名校,他们所录取的中国大陆学生当中,很大一部分是高考的优秀学生。

这里思考一个问题——既然中国高考优秀学生能够被世界顶尖大学录取,那么国际化学校的学生,应该以什么途径达到高标准、进入世界名校呢?

无论是所谓国际化教育,还是传统公立教育,殊途同归。

对于学生的培养,我个人有一句非常传统的话:“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我是一个“广义的民族主义者”,民族主义在教育领域,不意味着片面地弘扬空泛的大国强国意识,而是既有民族自信不媚外的成分,也有开放的胸怀和包容的心态;这是华夏五千年文明应有的视野。

世界上所有负责任国家人才培养的目标,有着惊人共性 —— 都是在民族自信和全人类知识共同体的基石上,一项百年树人的工程。

回到国际化教育,新府学作为一所民办国际化学校,在非义务教育的高中阶段,针对未来以出国留学为目标的学生,我们会在课程当中有一些个性化的取舍和排序,无论是AP还是A-level,以及在中国本土课程体系的课改过程中,都给了学生很强的选择性。

比如一个学生要去美国留学读本科,他需要进行托福学习,同时AP课程中,学生如果选择理科,就需要进行AP数学、微积分或者AP物理、AP化学等偏理科的学习。如果他想学商科,就要进行AP的统计学、AP经济学的学习。

因此AP的教学机制,赋予了学生根据未来大学专业进行组合自己需要学习科目的选择权限;A-Level也一样——也是在工科、理科、商科、商科的不同分类中赋予了学生可以选择不同课程的权利。

我们的高考课改已与这些世界主流课程机制形成了趋同型改革。

办学校通过分数线,将学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筛选;民办国际学校在生源领域,分数差异是存在的,国际学校与公办学校学生的类型不同。

我跟公办校长交流互动很多,公办校长大都很内敛,他们也会提到“我们的生源是有保障的,因此教学质量也是有一定保障性的”。因为学生的素养已经在那儿了。

同时,评价一所学校的能力还要看“能不能把不同分值的学生都培育成将来能够进入世界名校的学生”。这是硬指标、硬成就。也恰恰是民办学校在教育贡献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笔。

中国的高考制度设计得非常公平,因为它可以让一个乡村里的孩子、最普通、甚至一个贫困家庭的子女,有机会进入世界最顶尖的学术殿堂,包括清华北大,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公平化的集中体现。

关于民办国际学校贡献的具体含义 ——

新府学外国语学校可以赋予一个也许在别人眼中,甚至家长眼中的非优质学生,以一个尽可能美好的未来和自强自立的思维方式。更可以让拥有良好发展基础的学生得到更加有的放矢的针对性支持。这是民办学校优质教育提供者的一个特点。

英语教育质量被留学消费者和公众作为国际化学校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什么叫英语教育呢?在中国,教育的前提是中文教育。

我们这样定位并不是单纯地弘扬民族文化,而是认为如果一个中国学生连他(她)的第一语言母语还没学好,如何创建自己的学习逻辑?如何塑造自己的价值观方法论?世界所有的语言类的教育,一方面当然会衡量学习者对单词和语法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训练和考核学习者的逻辑和观点质量。

我们认为,作为大多数中国学生,学习语言的第一前提是将中文掌握扎实。

我现在看到国内很多国际化学校,在中文教育方面的欠缺,在这里呼吁国际学校应该将中文教育列在学生语言学习的核心位置上。

中国是目前5000年历史文化唯一没有断层的国家,所以,中文教育、历史教育应以中国历史文化为轴心。

中国5000年历史文化在其主轴上的任何一个节点,都在“平行影响”着世界。

历史受意识形态、价值观影响很大。历史是一个多棱镜,我们既在历史的另外一面,又在这一面,既是历史的旁观者又是历史的参与者。我首先有一个参照物,参照物并不是说我们“一定”能还原所有历史的真相,但是参照物是让人更清楚客观地看待世界的一个角度。

我们倡导中国学生应该以中国历史文化为轴,去平行对照、看待世界的发展和变化。所以中文要学好,历史要学好,然后再上升到语言的学习。

而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什么?

现在国内的留学英语教育,存在着很大的价值导向盲区。为什么?

消耗很多父母的家庭财富。一个家长在选择国际化学校的时候,学费不过是十几二十万,但家长在社会培训机构中消耗了更多应试培训费。有一个家长曾经告诉我说某个名校的学生群体,“生均家庭”三年内花费70万人民币的校外培训费。一方面家长觉得国际学校一年学费20多万有点贵,他们有没有没有算算在校外花了多少钱?

一个学生在学校周一到周五40~50课时的学习计划,已是一个很大的学习量。晚上、周末还要去外面继续学习英语。很多家长总说——

“从幼儿园就上高端双语园学英语,学到高三了,英语还没学好!为什么?”

因为他(她)的英语学习出发点出了问题!

学生在学习语言的时候,以一种“交差式的、机械的工具性”作为学习目的,而不是以一种“文化浸润式的、交流应用”作为学习目的。肯定学不好。

我作为合作代表在多所公办中学国际部当了多年的校长或副校长,我看到很多真正优秀的英语学生没几个是培训出来的,都是由学生自己良好的阅读习惯、使用习惯,达成了自己英语的底蕴。应试教育最好是作为学生在考试前的补充即可。

所以英语教学不是死记硬背、应试技巧那样教的;我们在英语教学方面有一套自己独立的知识产权;有个“细节”可以分享一下——我们现在教的学生等你们几个月以后来看,新府学学生会的有些单词连外教都不会。

Part 2

近年来,“互联网+教育”的教育信息化融合式发展触发了对教育场景的重构,教育OMO推动了对教学法、师训、家校关系互动等领域探索与实践的新思路新工具。

我们知道,新府学外国语学校连续多年被北京市顺义区教委评选为“民办学校办学成果一等奖”,这些成果映射了新府学在创新性领域的探索实践成绩,被政府和社会各界普遍可定。

互联网+教育给新府学带来了哪些促进、改变与思考?

新府学有哪些变与不变的教育内涵,在教育理念不断推陈出新的当下,新府学将秉持哪些“理念定力”?

咱们先来谈谈互联网+教育,我认为这既是一种“进步”,又是一种“退化”。而进化和退化之间的平衡,掌握在老师和家长对于教学意识、教育理解和教育方法使用的“能量”上。

举个例子来说,进化方面,不言而喻,信息海量的搜索,时空对学习的约束性越来越越小,学习无处不在,拿着手机,在地铁上街上任何地方都可以学习,这是信息时代的“显性”进步;但问题也随之出现,在线教学的时代,学生的纪律约束很多时候可能得不到保障,由于缺失了教室物理空间的约束性和融入感,学生对于知识的“附着力”也许是不够的。

假如我们将来不得不进入到了一个在线教学的时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其实根本在于:

现在我们看到的网课是什么?老师们竭尽全力,用在线手段“恢复传统课堂教学”,这是现阶段在线教育问题的核心症结。

我可以分享一下,疫情期间,我给学生大概上了80多天的在线课,尽管我是校长,我要求自己保持上课的体感。同时,我没有给学生“讲”过一堂课,都是让我的学生给我“讲课”,我可以给你们分享一下学生的数百页的笔记——

在课堂上,我是“学生”,在我个人在线教育的实践中,我把自己变成了学生,我有两个身份:第一我是学生,学生讲,我记笔记,第二我是导师,我是方法导师,会告诉学生哪里需要改进、再讲一遍。在线教学中我在尝试让学生变为了知识输出者,而不仅仅是接受者。

这种模式,重新调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授”和学生“受”之间的关系,学生因为承担了传授职能,对知识的学习更加自主,效率也更高了,也更利于他们举一反三的灵活应用。

在我们的互联网教学中已经将信息化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同时,我们还要完成线下的传统教育形式,这明显是一种教学目标的悖论。这里实际上还是涉及教师水平问题,如果老师水平不到,你把这些理论告诉他(她)也没用。

我上的课有些老师看着“眼馋”,可是上不下来——最后归结于教师的培养。

现在有很多机构推出了互联网教学平台,这是一个新的商机。我关注到了所谓的“教师标准化”,他们声称老师也可以通过知识平台,来重组个人知识结构,学生可以参与网红教师在抖音上区区几十秒的在线教学。

问题出现了——学习目标在哪?

疫情期间,很多家长似乎已经淡化了对成绩的追求,觉得孩子能在这里学就不错了,或者说有个网校能不断课,能跟着学就行。

对老师的要求,从原来老师要对教学质量有追求,变为了这老师有责任感就不错了。这是不是退化?为什么?

因为太多的家长和老师都在追求将传统课堂的教学效果复制到线上,这是一个根本谬误。如果一开始标题就定错了,还怎么可能去定制目标?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所有教育工作者首先需要思考的是:在线上教育中,我们的目标是什么?

回到我对新府学的发展建议中来看——新府学着重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分析思维,也是一套知识产权课程。

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我经常带一些学生进行辩论训练,我不允许学生打草稿,我看到很多辩论赛都是学生秘拿着一堆素材上台,这不叫事辩论,而是变相演讲。辩论是什么?辩论就是“你说的不对”且“你说什么都不对”。

辩论是需要训练学生通过自己所掌握的丰富知识、通过辩论技巧、逻辑推理甚至诡辩术,来达成对对方的针对性。

所以我要求学生不许打草稿,连张纸都不要带,即使带纸笔,也就是记一记对方的观点,但说实话,来不及记。

所谓推理能力,前提是学生的阅读量和他(她)关注社会、关注各学科知识的吸收存储基础,然后才具备分析能力;

推理能力永远是我提出问题,学生寻找答案,而不是——老师带着答案上台告诉你这就是答案本身,记住就好。

形成对照的是那种——“考题是这样子的,按照标准模式去填就好…… 这篇文章你不用全读懂,只要把关键词读懂了就行…… ”这是不负责任的方法。即便高分,学生真去过国外,是不是也是受罪?所以,我们要赋予学生的就是学会思考,这比学会知识更重要。

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学生把书本知识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那不就是能力吗!

关于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

不管多大规模的,因为有一句话说得特别的好:

跪着的老师教不出站着的学生。

谈谈PBL

PBL是商业社会下的一个短期或阶段性的项目制教学,它是一个商业产品。现在中国的社会培训教育和学校本身教育之间近乎“对抗关系”。“要想学好托福,麻烦你请假,离校脱产学习。”

PBL的项目制教学和学校现在的教学大纲契合吗?如果不契合,那学生就势必要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他(她)在学校的教育,选择社会的补充教育。既然社会培训定位为补充教育,淡化主体就成了一个悖论。当然,PBL是一个在很多的学校教育不能满足优质家庭或者有消费能力家庭教育成果的进阶需求下,产生的一种商业模式。

新府学的教育理念将会是在每一个主题的教学都是PBL。

Part 3

融合式教育,在教育当中除了纸跟笔进行测试,黑板跟作业本进行作业,这些日常交互教学以外,融合式教育方式有哪些探索和实践?

新府学现在我相信和众多的学校一样,采用相对传统的在线方式,比如说录课、各种在线平台工具的使用,因为我刚来新府学,我了解到,疫情期间,新府学的在线教学分成两个部分:

1)相对传统的外教录课+双师模式:——身处国外的外教所在城市与国内有时差问题,因此以录课+双师的方式给学生进行教学。

2)在线平台实时互动课堂模式:——中国老师或在国内的外教,通过在线互动课堂工具,进行实时授课,课堂互动,完成作业。

在疫情期间恢复教学比较艰难的情况下,老师们通过在线模式让学生参与频繁的课堂互动,很不容易。这种非常的经历,对老师们的责任感、教学适应性,是一种历练,对学生和家长来说也是难忘的时光。

即使传统在线录课教学模式,我们也有比较成功的尝试,会形成流程固化下来,并坚持施行——

此前那些年虽然没有炫酷的装备,通过对教学法的探索和实践,实现了优质教育的传输和学习效果的优化。当然我相信今后通过在线教学互动软硬件的支持,教学效果会更深入,也期待可以减轻一些教师的负担。

如何衡量在线课程和在线资源使用效率,对家长来说很重要,举个常见的误区:比如家长有时候会算——外教一共讲了16课时,还不少,很满意;或者你们班讲了8课时,另外8课时还没上得赶快补上……

单纯地讲课与全面融合式学习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单纯听再多的外教课用处也不大,只有学校运用教学法,做到了刚才提到的那四步,才是有效的,有价值的。

校际探索竞争的新方法——我跟公立学校校长“打过一个赌”

你把20个欠佳生给我,我也给你20位分数不高的学生,三个月后看谁的学生变化大?谁是“牛校”。

当然,我们的关系很好,我们通过这种方式尝试、推动教育的微创新和进步,另一方,通过这些方法,印证了学校不能对教师太苛刻,好的老师也不是通过苛刻的方式批量产生出来的;通过教学法、科技的手段赋能教师才是根本途径。

Part 4

今年以来,一方面,疫情引起全球范围的留学“滞阻”;另一方面,在近日举行的2020国际教育服务贸易论坛上,北京市宣布“将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国际学校建设,不断完善国际学校布局,在引进人才密集地区等重点区域,新建一批国际学校。”

新府学是如何因应疫情引起的留学“滞阻”现象的?

北京新建扩建国际学校,势必将引起对教育质量、素养教育,德才兼备人才培养领域的激烈竞争,对此,新府学外国语有怎样的应对准备和举措?新府学在行业中的优势突出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会儿,发给你一份我刚刚写完的、致新府学家长们的一份未来留学趋势分析报告,引用了很多新闻数据(注:本文结尾,可点击下载,《未来教师发展计划》首发)可以作为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教育部6月23日,在官网上发布一份官方声明,认为疫情对于留学的影响是短暂的。《人民日报》发布《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注:本文结尾,可以点击下载)。

我认为:

在我的报告当中,2003年发生非典,导致2004年和2003年出国留学下降6.3%和2.2%。值得注意的是,从2005年开始,留学的上升趋势达到了3.3%,2006年增幅达12.9%。虽然这次全球新冠病毒与非典情况不太一样——

在这些几百年历史积淀成的世界名校面前,所有的波折、曲折,以他们的维度看,都可趋于“拉平”。 更进一步,当我们回溯整个人类历史,还没有发生过任何“烈性健康事件”对人类的人才的流通和全球融合趋势造成不可逆的持续阻断性影响。

全球一体化尽管说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定义和表现形式,但这是一个像人类进化一样的世界发展趋势,短时间的波折不可避免,长时期的合作融合不可阻挡。 就像有人喝水呛了一下,这个人能说以后再也不喝水了吗?这么多国内的国际校在思考,那么多海外学校在思考,怎么可能会持续阻断。

就像黄仁宇先生说的那样,要“放宽历史的视界”。足够的纵深和视野,可以为我们汲取力量,减少颠簸。

另一个角度,我认为因疫情而发生的“滞阻”反而是件“好事”。

这对于所有的教育从业者、学生都是一次考验,逆境下求生存才能生出强者。这时候对学校运营能力、融资能力、师资队伍稳定性能力、紧急教学应急能力、家校沟通能力等等方面的优化,是一次严峻的大考;潮水退去,还在岸边的才是真正经过风浪市场检验的优质国际学校。

我也听说过那种沉溺于所谓现金流、被其麻痹的学校,必然被淘汰,对行业生态的重组,大浪淘沙也是一件好事。疫情对留学的影响不是本质问题。

另外在我的报告中,引用了截止到2020年3月31日教育部公布的一组数字: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总人数约为160万人,在3月份的时候仍然还有140多万人在海外继续坚持生活学习。当然,现在是9月,很多留学生回来了,从我身边的情况看,还有至少一半的留学生在海外。想一想,如果因为疫情,在海外的学生都不可逆地中断学业,未出国的放弃留学,这个后果,是学生、学校和教育行业都承担不起的,更是人类历史上从未发生过的。从广义上已经被经验印证的方面说,人类求知和探索的本能不可能、也从未被任何事物持续阻断过;从狭义的个体理性利益上说,学生肯定想尽一切办法继续自己的学业,而最终能够完成。

细节来看,这么多国际化学校成立了,政府对消费基础的确认一定是有数据支持的;同时,也意味着国际化教育的消费已是一个时代潮流。所以这是好事,市场确认国际化学校是一个必然扩大的市场;同时大浪淘沙,质优者存。

Part 5

在《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中指出“我国将加大中外合作办学改革力度,深化与重要国际组织合作,大力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

从国际学校的高中板块来说,短期内,如果全球疫情还是要持续一定时间,中美关系进入趋紧新常态,学生的流向是赴国外就读?还是一部分分流到那些在国内上课的中外合作办学的高校里?

这两天我跟新府学老师们开会的时候,强调一个观点——我们这所国际化学校首先培养的是优秀的人,同时,这些优秀的学生恰巧要选择出国留学。

我们所提供的高收费教育,不仅仅为了送学生出国;我们培养的目标是优质人才,这个目标既囊括了送学生出国,又囊括了学生的任何自主选择。如果随着形势的发展,将来学生真的可能面临两个通道,一种直接出国,一种是选择在国内的某某个大学,然后申请2+2或者1+3,晚点出国都可以,但是国内的合作办学的兴起,也证明了国家更加重视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

另外,很多大学合作办学的项目大都是计划外招生,针对高考落榜生和职场群体,合作办学的生源定位与国际学校的生源存在“不同域”的差异性。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国,中国解决了所有人口的“接受基础教育的普遍性”问题,就解决了世界主流的教育问题,我们解决了中国的贫困人口问题和粮食问题,我们就解决了世界的主要粮食问题。

在这里我引用一个鲜明的观点——这也是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秘书长赵灵山老师说的——中国的教育发展,就是国际化教育,而且是国际化教育的主流之一。

这不仅仅是一个自信的问题,这也是教育实践领域的一个基本客观事实。

我编写过2套教材——1套青年教师培训教材《青年教师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战力培养课程》,一套学生教材《青少年生涯教育GPS导航定位课程》,我不是留学海归,但是这些年我培养出很多优秀的学生,在世界名校里有很多我的学生,我不是完全用西方国际化教育来影响了学生,我做的全部就是提供适合中国学生发展的优质教育。我和我的同事们正在探索实践的“中国优质教育”能够让我的学生可以比肩世界上任何区域的优异者。

前两天,我在给学生开会的时候,送给他们一个祝福——“我对你们的要求不高,只比世界强国的同龄人强一点点。”这才有意思,有挑战,才能激发年轻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实际行动。

Part 6

关于一些教育基本元素的漫谈式分享

作为校长,也作为一名老师,我在世界各国的学校、包括全国各地的学校都讲过课,我在过去的7年时间中也在不同地区支教或开展教学支持工作。可以说我在支教的过程中,花费的情感力量可能比在北京花费的还多。在甘肃张掖支教时,感受到张掖学生们的纯粹朴实,当他们不能获得更多优质教育资源的时候,会牢牢地抓住有效的资源去学习。我跟学生讲,我可能记不住你们的名字,但是只要你们任何人告诉我,是张掖学生,我一定会给你毫无保留的支持。当学生渴望学习,用自己的努力去享受教育资源的营养的时候,学生是非常可爱的,老师也非常有成就感。

所谓教育的普世化,首要的是社会职能,是一个责任,也是一个工作属性。在这个工作属性之上,如果我们能够架设自己的道德的理解,融入社会价值观和时代价值观,那就形成了对教育的进一步理解。 我和我的老师们说过:选择做老师不是选择了一份职业,而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

我有几个称号——其中一个是“青年校长的成长教练”,我已经培养和支持了不少于10位国际部或民办学校的校长,主任级的和老师级的,这20年间也不下百位了。

我很高兴看到这些校长老师也在焕发着与我相类似的教育共鸣和共识,由此在这个不断扩大的关于教育理念的传递中,渗透和抒发至其他的学生和更多老师身上,就形成了我们尽可能影响的局部的良性循环。每个教育从业者的责任和担当,以及对学生们未来真正的关切,就是教育的普世化。

普世化的第二层次就是家长的Responsibility,家长的责任。孩子既是社会产物,也是家庭产物,有一个社会法律或者社会伦理所赋予的责任;校长的Responsibility:是在学生们“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社会预演实践中扮演责任带动者的角色。

从教育的逻辑上来说,第一教育永远是体育教育。不是体能,是体育教育。

因为体育教育不是单纯的运动,体育教育实际上是个人生理心理的全面健康发育和自然属性的一种回归。如何利用空间资源供自己成长和生存,这也是体育教育的一部分;如何与自然界中自己的同类异类沟通相处,人类自身生存中,肌肉、骨骼、神经乃至于心理健康的教育,也是体育教育。

最狭义的才是我们所看到的学校内部长跑、短跑、跳跃等方面的教育,这是两回事儿。所以体育教育没那么简单。很多人认为体育教育好的人是运动员,不对的。体育教育好的孩子,他(她)的身心、包容度、抗压能力、意志品质都会很强。体育教育是人格品质教育的基础。

然后是审美教育,称为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在中学阶段主要涉及唱歌、跳舞、绘画。 我们对学生的要求是“人人能歌善舞,会画画”。

我没写那么多高大上,我的育人目标当中有一句话叫“人人能歌善舞,会画画”。我要求学生人人能合唱,人人会跳民族舞,而不是把时尚舞蹈放在第一位。

同时,我们注意到少数国际化学校中,在一些联欢会、文化的活动上,高中生甚至初中生的女孩子穿着暴露动作性感,然后堂而皇之地把这些视频然后发到网上,称之为学校艺术审美形式,说这就是艺术教育?当然不是!

有些网络舞蹈不是不能跳,各种摩登潮流的舞蹈用不着拒绝,但毕竟学校就是学校,培养学生自立自尊的严肃教育在学校中被视为最基本的起点。如果先学会跳民族舞,一些高雅舞蹈,偶尔在与学生自己年龄相仿的合适场合跳一些其他舞蹈,都很自然,也不会反对。

“能画画”是什么概念?能画画不是画山水画、风景画、人物画动漫;

“能画画”是看见什么画什么、且像什么。

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首先要焕发学生的原始能力,不能在信息化时代退化。 现在有手机了,谁还背电话号码?在BP机时代,在公共电话时代,我们都会把电话记下来,甚至背下来。

现在还有多少家长在5年之内查过《辞海》,我们的检索功能和阅读功能在退化。一出门就GPS,还有人看地图吗?甚至已经看不懂地图了,方位空间感的退化。

现在还有多少孩子真正动手去劳作——“德/智/体/美/劳”。老师把一把锯放手学生手里,把这块板锯直了,有多少人做得到?

总有家长跟老师说,孩子从小花了多少钱做“感统教育”,实际上,你给孩子一把锯,锯10次,这是很好的“感统教育”,眼手合一就有了。

有学生会跟我辩论,说刘校长,我们从一出生就有手机和iPad,所以不能再让我们回到传统教育或者七八十年代的这种教育形式了。我同意。但信息时代的到来并不意味着学生的一些基本的生理功能和运动特性为了所谓现代化而丧失。

作为一个学校,老师们尽可能地把知识、智慧、以及美好赋予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于中国文化的国际教育才是有源之水,才会获得世界的由衷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