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东丨历史书写中的“史料”与“史义”:从孔子作《春秋》谈起

✦✦

作者介绍

郭晓东,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哲学史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儒家经学与宋明理学,近年尤其专注于《春秋》学与《四书》学的研究。

✦✦

文章来源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第23-28页。

✦✦

摘要

近代以来,历史学家每每认为史家的任务是据事直书,如实客观地还原历史之真实,从而颇将史料学等同于历史学。但这并不符合中国传统史学的精神。中国传统史学深受孔子作《春秋》的影响,一方面注重史实的陈述,但更重视史实所蕴含的义理内涵与思想意义。从汉代的司马迁、班固,到近代的蒙文通,莫不是如此。对于历史书写而言,“史料”与“史义”的结合,才是中国传统史学的精义所在,其中“史料”是载体,而“史义”则是灵魂。没有“史料”,史学之精神固然无所依附;但没有“史义”,则“史料”也当失去其应有的生命。

✦✦

关键词

史料;史义;《春秋》

近代以来,受兰克学派的影响,历史学家每每认为史家的任务是据事直书,不偏不倚,如实客观地还原历史之真实。深受兰克影响的傅斯年径直将史料学等同于历史学,他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中宣称:“历史学不是著史:著史每多多少少带点古世、近世的意味,且每取伦理家的手段,作文章家的本事。近代的历史学只是史料学,利用自然科学供给我们的一切工具,整理一切可逢着的史料,所以近代史学所达到的范域,自地质学以致目下新闻纸,而史学外的达尔文论正是历史方法之大成。”也正是如此,傅斯年断言:“近代史学,史料编辑之学也。”然而,这不仅如刘家和先生所批评的是一种“天真的想法”,更重要的是,这样一种作为史料编辑学的近代史学,也就自然而然地偏离了中国传统史学本有的精神。当然,傅斯年也承认,他心目中的“近代的历史学”与传统的“著史”不同,传统的“著史”,“每取伦理家的手段,作文章家的本事”。这样,傅斯年事实上是自觉地将“近代的历史学”与传统史学切割了开来。就中国传统史学的研究途径而言,正如刘家和先生所指出的,在于文献考证与义理辨析两个方面,“文献的整理与考证是离不开思想的指导的”。因此,历史编纂学只能是传统史学的一个方面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历史编纂背后所蕴含的义理内涵与思想意义。事实上,从孔子作《春秋》开始,到司马迁著《史记》,无不试图通过史实的描述来表达他们的思想,是以清代章学诚就直接标榜“史所贵者义也”,而民国时期蒙文通先生则宣称“治史而究乎义理之源”,所著《中国史学史》,侧重以思想为中心讨论史学的发展演变。从这一线索出发,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史家之著史,并不仅仅在对历史事实进行客观的描述,而是在描述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彰显其背后可能有的思想意义。

尽管中国有着悠久的史官传统,自古以来号称“左史记言,右史记事”(《汉书·艺文志》),但中国史学之确立,诚如钱穆先生所说的,应从孔子作《春秋》算起。在钱穆看来,在孔子之前虽有史官记言记事,但“史官分布,乃是周代一制度,而孔子作《春秋》,则是私家一著述。由政治转向了学术,遂开此下中国之史学”。因此,“《春秋》乃是中国正式的第一部历史书”。白寿彝先生也指出:“春秋末年,孔子开私人讲学与私人撰史之风,突破了宗周以来学在官府的藩篱,他所修的《春秋》,是现在所知道的第一部私人撰写的历史著作,也是现存的中国史学上最早的编年体史书。”至于传统中国,主流的观点一直认为,孔子作《春秋》,既是立经,又是著史,从而有章学诚所谓的“史之大原,本乎《春秋》”的说法。因此,从孔子作《春秋》入手,我们可以考察中国传统史学的特质所在。

《春秋》本为鲁国旧史,按照传统的说法,孔子晚年对鲁国国史《春秋》进行了修订与改编,遂有了儒家的传世文献《春秋》。最早记载孔子作《春秋》的是孟子。《孟子·滕文公下》曰:“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孟子·离娄下》则说:“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根据这两段文献,我们可以知道,孔子所作的《春秋》,虽然在史实上仍然本之于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等列国之旧史,所记之事仍然不外乎齐桓、晋文,但孔子为这些所记之事赋予了其独特的“义”,所以说“其义则丘窃取之矣”,又说“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其中“知我”“罪我”之说,非有甚深之大“义”不能明了。也就是说,孔子作《春秋》的目的,是要表达自己的政治与哲学思想。反过来,如果孔子的《春秋》只是记载一代之史实,而不寓特定之思想于其中,那么与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就没有什么实质性之差别,则王安石“断烂朝报”之说庶几当之,而钱玄同所谓《春秋》“乃是一种极幼稚的历史”,也不算太过苛刻的评论。

但是,自古以来,学者们无不认为孔子作《春秋》寄托了甚深之大“义”。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表彰孔子作《春秋》时说的:“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又称“《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东汉王充在《论衡·超奇》中说:“孔子得史记以作《春秋》,及其立义创意,褒贬赏诛,不复因史记者,眇思自出于胸中也。”宋代程颐在《春秋传序》中说:“《春秋》大义数十,其义虽大,炳如日星,乃易见也。惟其微辞隐义、时措从宜者,为难知也。或抑或纵,或予或夺,或进或退,或微或显,而得乎义理之安,文质之中,宽猛之宜,是非之公,乃制事之权衡,揆道之模范也。”清代万斯大《学春秋随笔》曰:“《春秋》之文则史也,其义则孔子取之。诸史无义而《春秋》有义也。”清代今文经学家皮锡瑞则说:“《春秋》,鲁史旧名,止有其事其文而无其义。……自孔子加笔削褒贬,为后王立法,而后《春秋》不仅为记事之书。”以上云云诸说,都可以看出,不论是史学家还是哲学家,都共同认为孔子作《春秋》,它体现的是王道之大者,有着甚深之湛思,它与过去诸史最大的区别便是寓其“义”于所记“事”之中。是以钱穆先生据传统之说论孔子之《春秋》曰:“在此历史之内,更寓有一番特殊精神之存在。”

受孔子《春秋》的影响,后世之良史著史,亦多有所托意。传统史家中最具典范意义的司马迁与班固莫不如此。如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以拾遗补艺,成一家之言,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在《报任安书》中则说:“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则史公之志,在于整齐百家杂语,稽其成败兴坏之理,而最终成一家之言。梁启超在《要籍解题及其读法》中说:司马迁“著书最大目的乃在发表司马氏一家之言,与荀况著《荀子》,董生著《春秋繁露》性质正同,不过其一家之言乃借史的形式发表耳,故仅近世史的观念读《史记》,非能知《史记》者也”。虽然如此,班固对司马迁仍有所批评,称其“是非颇缪于圣人”,又说“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值得注意的是,班固对司马迁的批评,主要是围绕司马迁思想旨趣而发,则其对司马迁之关注,仍在于其著作背后的思想倾向。至于班固作《汉书》,于《叙传》中则说:“准天地,统阴阳,阐元极,步三光。分州域,物土疆,穷人理,该万方。纬六经,缀道纲,总百氏,赞篇章。函雅故,通古今,正文字,惟学林。”可见,对班固来讲,其著《汉书》,是要“统阴阳”、“穷人理”、“缀道纲”、“总百氏”、“通古今”,可见其著史同样是要在历史叙述中阐述出一套思想来。

即使是述历代制度变迁之政书体著作,也试图寄微意于其中,如杜佑著《通典》,设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法、州郡、边防九门,其于开篇便说:“夫理道之先在乎行教化,教化之本在乎足衣食。《易》称聚人曰财。《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管子曰:‘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夫子曰:‘既富而教。’斯之谓矣。夫行教化在乎设职官,设职官在乎审官才,审官才在乎精选举,制礼以端其俗,立乐以和其心,此先哲王致治之大方也。故职官设然后兴礼乐焉,教化隳然后用刑罚焉,列州郡俾分领焉,置边防遏戎敌焉。是以食货为之首,选举次之,职官又次之,礼又次之,乐又次之,刑又次之(自注:大刑用甲兵,其次五刑),州郡又次之,边防末之。或览之者庶知篇第之旨见。”在杜佑看来,《通典》九门,是理想政治之最为关切者;九门之先后顺序,更是理想政治所关切之轻重所在。乾隆在《御制重刻通典序》中指出:“观其分门起例,由食货以迄边防,先养而后教,先礼而后刑,设官以治民,安内以驭外,本末次第,具有条理,亦恢恢乎经国之良模矣。”是故钱穆先生指出:“我们只看这九个门类的先后,已可说这是杜佑一番极大的政治理论所在。……可以看出杜佑《通典》之体大思精。”

同样受孔子《春秋》的影响,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史学理论家之一章学诚则提出,史家的著述的目的,不仅是要记事,更重要的是要在历史叙述的过程中阐发史实背后的“义”。他指出,“史之大原,本乎《春秋》。《春秋》之义,昭乎笔削。笔削之义,不仅事具始末,文成规矩已也。以夫子义则窃取之旨观之,固将纲纪天下,推明大道,所以通古今之变而成一家之言者,必有详人之所略,异人之所同,重人之所轻而忽人之所谨,绳墨之所不可得而拘,类例之所不可得而泥。而后微茫杪忽之际,有以独断于一心。”他又说:“载笔之士,有志《春秋》之业,固将惟义之求,其事与文,所以藉为存义之资也。……作史贵知其意,非同于掌故,仅求事、文之末也。”又说:“孟子所谓其文则史,孔子以谓义则窃取。明乎史官法度不可易,而义意为圣人所独裁。然则良史善书,亦必有道矣。”又说:“史所贵者义也,而所具者事也,所凭者文也。”在章学诚看来,优秀的历史学家应该取法于《春秋》“其义窃取”之旨,作史不当孳孳于史事与史文之类细枝末节的事情。对章学诚而言,史事与史文不过是表达史意的载体,因此史家作史应当“独断于一心”,“贵知其意”,“惟义之求”,从而“成一家之言”。这正如金毓黻先生所说的:“章氏之所自负者,惟在深通史意,亦即孔子自谓窃取之义也。”正因为如此,章学诚对于前代史家多有批评,如他指出:“唐宋至今,积学之士,不过史纂、史考、史例;能文之士,不过史选、史评。古人所谓史学,则未之闻矣。”在章氏看来,前代史家的著述,或史纂、史考、史例,或史选、史评,衡之以其义窃取之旨,均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史学。如他批评刘知几,就称其“得史法而不知史意”,又称“刘言史法,吾言史意”。与对刘知几的批评形成对比的是他对郑樵的评价。章学诚一方面说郑樵的《通志》“事实无殊旧录”,但从另一方面来讲,章学诚称其“诸子之意,寓于史裁,终为不朽之业矣”,又称“《通志》精要,在乎义例。盖一家之言,诸子之学识而寓于诸史之规矩,原不以考据见长也”。郑樵的《通志》纪传部分主要抄自前代正史而稍加连缀,在史实的考证方面并没有做出什么贡献,但章学诚认为,郑樵将“诸子之意”寓于历史叙述之中,从而终成“一家之言”。也正是郑樵能成“一家之言”,故其《通志》被认为是“不朽之业”。

民国以来,随着“新史学”运动的兴起,中国古代史学这一“重义”的传统日渐式微,其间能够坚守不失的,则有蒙文通先生。在蒙先生看来,为史者当“揆诸《春秋》所以为《春秋》之义”,是以其著《中国史学史》,便极重视传统史著中的义理色彩与思想变迁。

1946年,蒙先生撰《跋华阳张君〈叶水心研究〉》,曾自述其学曰:“双江刘鉴泉言学宗章实斋,精深宏卓,六通四辟,近世谈两宋史学者未有能过之者也。余与鉴泉游且十年,颇接其议论。及寓解梁,始究心于《右书》、《史学述林》诸篇,悉其宏卓,益深景慕。……后寓北平,始一一发南渡诸家书读之,寻其旨趣,迹其途辙,余之研史,至是始稍知归宿,亦以是与人异趣。深恨往时为说言无统宗,虽曰习史,而实不免清人考订獭祭之余习,以言搜讨史料或可,以言史学则相间犹云泥也。于是始撰《中国史学史》,取舍之际,大与世殊,以史料、史学二者诚不可混并于一途也。”蒙先生于此自称其所著的《中国史学史》的特色是“取舍之际,大与世殊”,其关键则在于以为“史料”“史学”两者不可混而为一。在他看来,清代的考订之学,可以称之为“史料”的收集,却不能认为就是“史学”。对于蒙先生而言,“史学”必须有思想,是以他说:“史料是实,思维是虚。有实无虚,便是死蛇。”蒙文通的公子蒙默在《中国史学史》的序文中则说:“是先君子之言史也,显以史学与史料判然有别。……与并世之以乾嘉考据羼杂西洋考据而大倡‘历史学只是史料学’者固大不侔也。”

从《跋华阳张君〈叶水心研究〉》也可以看出,蒙先生这一观点本之于刘咸炘。刘咸炘著有《史学述林》,开篇《史体论》便提出“真史学”“真史书”之说,其称真史学“不止考证事实、品评人物。一切治史之功力,不能为真史学”;又称真史书“不止编纂材料、记载事实,一切记事书不能皆为真史书”。在刘咸炘看来,虽然凡记事之书从广义上讲都可以称之为史,但“若真史书,必有寻常记事书所无之素质”。又说“记注、撰述皆史职,而真史书惟撰述足以当之”。“记注”“撰述”之说本之于章学诚,章学诚把史著分为“记注”与“撰述”两大类,“记注”备记往事,“撰述”着眼未来,“撰述欲其圆而神,记注欲其方以智”。刘咸炘则进一步发挥章氏之义,认为“记注”只是史料的保存与编纂,尚不足称为“真史书”,唯有“撰述”具备“寻常记事书所无之素质”,亦即认为“撰述”多阐发史料背后的思想与意义,从而能成一家之言,是以称“真史书惟撰述足以当之”。从某种意义上讲,蒙文通先生“史料”与“史学”分途,也正是章、刘“记注”与“撰述”之分野所在。

正是建立在区别“史料”与“史学”的基础之上,蒙先生才认为,“中国史学惟春秋、六朝、两宋为盛”。在他看来,“每种学术代有升降,而史学又恒由哲学以策动,亦以哲学而变异。哲学衰而史学亦衰”,而晚周、六朝与两宋这三个时期的最大特色恰恰是“思想廓落”“哲学发达”,从而出现了大量堪称“撰述”的史学作品,比如他指出:北宋时期“一排唐人博综之学,研精义理,超绝古今。……逮于南宋,胜义纷陈,此史学之又一盛也”。反之,在这三个时期之外,大多是“记注”之学:“舍此三时,虽有纂述,才记注耳。记注、撰述,判若渊云,岂可同语?滥竽良史,即班述《汉书》,唐修五史,搜罗非不博,比校非不明,然漫无纪要,未睹风裁,谓之整齐故事则可,揆诸《春秋》所以为《春秋》之义,宁无歉然!”

郦家驹先生指出:蒙文通的《中国史学史》“是第一部把历史学的发展,置于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发展史这一广阔领域里进行考察的史学史。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以来,对于我国古代史学的研究,虽然不断有论著发表,其中绝大多数是就某一史书、某一史家或某一史著体裁进行的研究,名之为史学史的专著,基本上是史学名著的介绍。蒙先生的《中国史学史》,是一项没有先例的重要创举”。郦先生确实指出了蒙文通的《中国史学史》的特色所在。上世纪20年代,梁启超发起中国史学史研究,受梁氏影响,中国史学史大体以史官、史著、史家为撰述主体,带有较重的历史编纂学或史部目录学的色彩,就此而言,蒙文通的《中国史学史》在中国史学史的书写中是独树一帜的。事实上,蒙文通之学,本由经入史,故其治史学,实免不了有经学的关怀,故其论史,强调要“揆诸《春秋》所以为《春秋》之义”,此即远承孔子作《春秋》的“重义”传统。对于这一点,金毓黻看得最为清楚,他说:“蒙君治史盖由经学入,其治经学,更以《公》《谷》为本柢,故所重者为研史之义理。”

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讲,历史书写毕竟不同于思想的论述,史学史也并不能简单地视同于思想史。金毓黻评蒙文通“治史盖由经学入”,其实是有微辞的。金毓黻指出:“愚谓能自撰一史者,乃得谓之通史学,否则高语撰合,鄙视记注,则成家之作必少。”言下之意,认为蒙文通高语撰注,而鄙视记注之学,是为其所不取。我们完全可以承认,如果没有“史料”为基础,则“史学”必不能成其为史学。

我们再回到孔子作《春秋》的传统。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俞序》中引述孔子作《春秋》所说的话:“孔子曰:‘吾因其行事而加乎王心焉。以为见之空言,不如行事博深切明。’”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也有类似的说法:“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也就是说,孔子之所以作《春秋》,是认为空言义理,不如结合历史之事实更可以让人知晓善恶与是非之得失。因此,《春秋》之为《春秋》,固然有“其义则丘窃取”这一“重义”的传统,但同时也不是离事而空谈义理。孟子谓“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其义则丘窃取之也”,只有事、文、义三者兼备,才堪称之为“史”。虽然在传统史学看来,三者之中“义”更具有灵魂的地位,但“事”毕竟是彰显“义”的载体。因此,后世优秀的史家从来不忽视“史料”的价值。以“成一家之言”为旨趣的司马迁,其所作《史记》,被班固赞为“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从中可见司马迁对史料核实的重视。以重视“史义”著称的章学诚则说:“不知义理虚悬而无薄,则义理亦无当于道矣。”又曰:“道混沌而难分,故须义理以析之;道恍惚而难凭,故须名数以质之;道隐晦而难宣,故须文辞以达之,三者不可有偏废也。义理必须探索,名数必须考订,文辞必须闲习,皆学也,皆求道之资,而非可执一端谓尽道也。”可见,对章学诚而言,同样也认为史事、史文与史义三者必须兼备。刘咸炘则称:“记注明而撰述之所以为撰述者可明矣”,蒙文通先生也指出,“史料是构成历史的基石”,又说“不谙考据而治史”是一大“缺点”,则刘咸炘与蒙文通也不纯然是鄙弃其所谓“考订獭祭”之“史料”之学。由此可以看出,几乎所有重视“史义”的史学家,对于“史料”的价值,也都是充分地予以肯定。

总之,对于历史书写而言,“史料”与“史义”的结合,才是中国传统史学的精义所在,其中“史料”是载体,而“史义”则是灵魂。没有“史料”,史学之精神无所依附;但没有“史义”,则“史料”也当失去其应有的生命,其或如章学诚所说,“史学不亡而亡矣”。而如傅斯年所谓历史学乃“史料”学,其说显然偏离了中国传统史学的这一精神。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讲,史学史的研究诚当如汪荣祖先生所强调的,“我们要重新回顾中国史学的传统”,“注重研究历史学家如何思考问题,他的宇宙观,对当时社会的观感”,从而从文献材料中“提炼史学思想、史学思维”。

信息采集:张嘉威

文字编辑:鲍玉波

媒体编辑:魏霆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