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总统遇刺 美国策划的可能性有多大?学者分析

(原标题:深度海地总统遇刺,谁是黑手动机何在?美国会出兵干预吗?)

10多年前,一场强震让世人认识了海地。

10多年后,一起深夜行刺再次让这个加勒比小国进入全球视野。

7月7日,一条突发新闻迅速登上头条。当天凌晨1时,海地总统夫妇在家中遇刺,总统莫伊兹不幸身亡。受伤的妻子已被送往美国救治,其伤势严重但情况稳定。

政治人物遇刺总是震惊世界,何况是一国元首。针对海地总统的这起刺杀事件,缘何而起?谁是黑手?影响几何?一连串问题等待解答。

隐约线索

“砰、砰、砰……”在传出的现场视频中,接连不断的枪声清晰可闻,打破深夜的寂静。

随着一阵令人惊恐的刺耳枪声,周三凌晨,海地总统莫伊兹在位于首都富人区的寓所中遇刺身亡。

“枪声太响了,我还以为是地震。”一名住在总统寓所附近的居民告诉美联社记者。

事发后,海地总理约瑟夫发表声明说,7日凌晨1时,莫伊兹在家中被一群身份不明、“说西班牙语英语”的武装分子袭击并杀害。

海地警方称,已击毙四名嫌犯,并抓获另外两人。与此同时,还在追捕其他凶嫌。

外媒报道,现年53岁的莫伊兹在从政前是水果出口商,2015年起踏入政坛,2016年赢得总统选举,次年2月就职,任期5年。

究竟谁是幕后黑手?动机是什么?又如何突破总统寓所的重重安保?

目前仍是迷雾重重,只有若干隐约线索。

有报道称,这群武装分子身穿黑衣、持有突击步枪,声称是美国缉毒局在行动。他们说的是西班牙语和英语,而不是海地主要语言——海地克里奥尔语和法语。

据此,有分析称,不排除是一群海外职业杀手,并且可能有内应。

甚至还有猜测是美国缉毒局特工或者美国毒枭所为。但是,海地驻美大使埃德蒙否定了上述说法。他表示,根据袭击现场监控画面,这是“职业雇佣兵”的“作品”。凶手是一群“训练有素的专业杀手和突击队员”,不可能是毒枭。在行刺时,他们假冒缉毒特工的身份。

分析人士认为,美国策划可能性微乎其微,而海地反对派或莫伊兹的政治对手背负较大嫌疑。

中国社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员徐世澄推测,有可能是反对派雇佣专业杀手实施了刺杀。一方面,反对派最近数月加紧“逼宫”莫伊兹,要求后者下台,称其任期在今年2月就已结束。理由是宪法规定,一旦总统当选,任期就开始计时,而非上任之时。莫伊兹却说自己虽然2016年胜选,但他耗时一年才正式上任,任期应延长至2022年2月。

反对派对莫伊兹的不满缘起2015年总统选举。当时反对派指控选举舞弊,大选最终被宣布无效,2016年重新选举。莫伊兹2016年胜选后,反对派仍以舞弊为由拒不接受。与此同时,反对派还指责莫伊兹执政期间企图为自己扩权。

另一方面,海地定于9月26日举行总统、议会选举和宪法全民投票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莫伊兹将宪法公投视为加强总统权力地位的机会。

“刺杀总统恰好发生在反对派与总统冲突加剧,又在距离选举和宪法公投两个多月的时间,时机耐人寻味。”徐世澄说,至于美国,可能性很小,因为美国支持莫伊兹。

上海大学特聘教授、拉美研究中心主任江时学也认为,美国没有必要去对海地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无足轻重的小国总统下手。相比之下,莫伊兹的政治对手雇凶杀人的可能性更大,何况9月大选将至,正是政权更迭的关键时机,不同党派以及派系之间的斗争势必白热化。虽然莫伊兹2017年上台时充满争议,被指选举舞弊,其执政也乏善可陈,国内腐败盛行,但是他仍有一部分支持力量,可能有助其在大选中获胜,“选择这个时间点除掉莫伊兹,最大获利者无疑是他的政治对手。”

纽约市立大学皇后学院海地政治专家弗朗索瓦·皮埃尔-路易斯说,他对莫伊兹被杀的消息并不感到惊讶。“莫伊兹执政以来,剥夺了敌对政党、商人和显赫家族的权力,他树敌太多,针对他的袭击可能来自四面八方。”皮埃尔-路易斯说。

事实上,今年2月,莫伊兹就曾声称自己躲过暗杀,强大的“寡头势力”多次试图推翻他的政权。

深层根源

权力斗争、政治复仇、个人恩怨……形形色色的刺杀总有形形色色的缘由。但是,分析人士认为,无论何种动机,海地总统之所以遇刺有着更深层的“土壤”,那就是海地这个加勒比岛国的系统性危机

“在莫伊兹被暗杀之前,海地就已处于危机之中。”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说,政治长期不稳定、毁灭性地震“后遗症”、新冠疫情肆虐、外国政治干预以及帮派暴力等等都给这个贫穷脆弱的国家带来累累创伤。

江时学指出,从根本而言,海地总统之所以遭暗杀,是政治动荡、经济凋敝、社会混乱三重因素交织引发的悲剧。

从政治来说,海地党派之间纷争错综复杂,政局难以稳定。

徐世澄表示,经过数十年独裁统治后,海地引入西方民主制度,但是并未有效运转。国内政党林立,且反对派势力强大,彼此倾轧,导致政治无法稳定,国家因此也很难得到善治。

在莫伊兹执政4年间,总理如走马灯般更换。议会选举原定2018年举行,也因政治纷争推迟。政局动荡可见一斑。

从经济而言,海地是西半球最贫穷国家之一。在这个面积约2.78万平方公里、有着1100万人口的土地上, 约六成人每天收入不足2美元,人均GDP仅七八百美元。

从社会来看,暴力犯罪等问题严重。就在暗杀发生之际,首都太子港近期治安状况正在恶化,武装犯罪团伙活动猖獗。据联合国称,6月,超过1.3万人逃离太子港的家园,前往临时避难所。

其实,海地有过它的辉煌。1804年,它成功推翻法国殖民统治,建立了中美洲第一个由黑人领导的共和国。海地也曾是世界上最富的海岛之一,被誉为“安的列斯群岛中的珍珠”。

昔日“珍珠”为何蒙尘?是天时地利不济?非也,同样位于加勒比海,巴巴多斯的人均GDP高达1.3万美元;多米尼加也有约8000美元。

江时学总结了三点原因:殖民主义统治为贫穷埋下祸根;长期的专制统治和政局动荡破坏了经济发展的基础;以热带经济作物种植业为基础的单一经济结构长期得不到改变。

徐世澄指出,一定程度上,海地国家治理危机与美国干预也不无关系。

海地距离美国佛罗里达州东南仅600英里,美国一直将海地视为后院。自1915年被美国占领后,海地直到1935年才重获自由,但是此后仍无法摆脱美国之手。

英国广播公司称,近50年来,尽管美国一直是海地最大捐助国,但是与海地一些领导人关系紧张,并多次插手海地政局。

诸多变数

暗杀发生后,海地总理约瑟夫7日宣布国家进入戒严状态。他表示,国家安全局势已得到控制,自己将代行国家领导人职责。他不希望海地因总统莫伊兹遇刺身亡而“陷入混乱”。

然而,对于海地未来局势,外界普遍感到悲观。分析人士认为,此次暗杀事件引来诸多未知数,或将加深海地政治和社会的动荡局面,安全局势也将越发严峻。

第一个未知数,谁将接管国家?

尽管约瑟夫自称暂代国家领导人职责,但是他的合法性存疑。

据《纽约时报》称,海地现有两部宪法,但是都没有授权临时总理在总统身亡时接管国家。一部出台于1987年的宪法规定,最高法院院长可以接班,但是该院长最近死于新冠病毒。另一部于2012年修订过的宪法规定,如果总统任期末年无法履职,议会应投票选出临时总统。然而,由于莫伊兹任内并未举行议会选举,海地目前没有正常运作的议会。

此外,CNN援引海地法官全国协会主席吉恩·威尔纳·莫林的说法称,即使代总理约瑟夫想要正式取代总统,也必须得到议会批准,但是目前议会实际上并不存在。

更致命的是,就连约瑟夫的总理身份也是不确定的。

据法新社报道,莫伊兹原定本周任命前政府部长亨利接替约瑟夫出任总理。

“一位总理在任,另一位由总统合法任命。两位总理中,哪一位应该掌管国家呢?” 莫林发出疑问。

第二个未知数,9月选举和公投能否顺利举行?

约瑟夫表示,定于9月26日的总统、议会选举和宪法公投将如期举行。

然而,江时学对此表示怀疑。“选举需要稳定的氛围,以海地目前的乱象能否如期大选很悬。”

不过,专家认为,即使顺利选举,由于国家积弊丛生,海地距离长治久安依然遥远。

第三个未知数,政治混乱之下,社会会否失序

《纽约时报》援引专家的警告称,莫伊兹被杀留下的政治真空可能会加剧新一轮暴力循环。

刺杀发生后,首都太子港原本车水马龙的街道空无一人,“这是不祥的预兆”,《纽约时报》写道。

据当地媒体报道,海地首都太子港机场已关闭。邻国多米尼加也关闭了与海地之间的边界。美国也宣布关闭驻海地大使馆。

“尽管约瑟夫说安全局势已得到控制,但那也只是暂时的,未来一段时间,爆发新一轮抗议示威活动在所难免。”徐世澄说。

此外,海地局势如何发展还与外部因素密切相关。

国际社会正在密切关注海地局势,或许会视情采取相应措施。拉美多国纷纷谴责海地总统遇刺,联合国安理会定于8日上午召开紧急会议。

更引人关注的是,美国会否出手干预?

这并非没有先例。据NPR称,过去30年里,美国曾两次在海地政局失控时,派遣海军陆战队帮助恢复秩序。一次是在克林顿任内,另一次是在小布什时期。

莫伊兹遇刺后,拜登承诺美国将提供援助,帮助海地实现安全……

那么,美国这次会以什么方式帮助这个“后院”邻国?

徐世澄与江时学认为,美国不会坐视不管,但是大规模出兵干预的可能性不大。毕竟美国自己还需对付疫情,同时拜登政府处理对外事务相对谨慎,更依赖外交手段。因此,更有可能是派外交人员或军事顾问,或者由美洲国家组织出面,派观察员代表团去斡旋,帮助稳定海地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