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恩恩才是真正的吹哨者(王思鸣)

台北市儿童疫苗23日在校园开放接种,家长带着孩子前往北市铭传国小施打,小朋友虽有些害怕,但在大人怀抱下顺利接种完毕。(姚志平摄)

4月19日两岁的恩恩离开了挚爱的爸爸妈妈,生命嘎然而止,告别这个他来不及探索的人生!

任何事情都有其前因后果,目前媒体、网民不断拿放大镜、显微镜检视发生前后的分分秒秒,每一句对话似乎都决定着恩恩的生命。以双和医院之后的形容「病程快速且症状罕见」,那81分钟真的会改变结果吗?

圣经说:「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我无意为新北市府辩护,只是希望大家客观地用更全面的角度看待防疫政策。中央疫情指挥中心在预备放弃清零、与病毒共存的前一周、前三个月,是否有真正超前部署,把儿童疫苗、快筛剂及药物准备好,并且把行政流程规划好,让地方基层公务员事前演练。

前疾管局局长苏益仁曾说,关于防疫,「我们最大最弱的地方,就是领导跟决策」。今年初omicron在日本、韩国、香港、新加坡爆发时,指挥中心是否有事先做好沙盘推演,如果每天有染疫百人、千人、万人、十万人,人员及物资如何规划。当4月分邻近国家已经结束考试,开始解封,老天爷把相同的考题(一样的 omicron 病毒)发下, 然而在台湾民众没有足够的快筛试剂来检测自己、保护家人;没有足够的PCR量能、 大量疑确诊个案占据医院的急诊室资源;IT大臣没有规划好线上确诊申请,文书工作压垮基层医疗行政人员;指挥中心每天给出不同、甚至不合理的规定,造成基层公务员一团混乱。

两年多以来,唯指挥中心「圣旨」是瞻、公务单位执行上过度僵化,一般民众也丧失了应变的自主能力。 即使这些不是恩恩真正的死因, 却已经因为一连串政策的错误,埋下这必然的结果。显然指挥中心就连open book 的考试,都没有或不屑参考学习,抱着侥幸的心态,沉醉在过往的防疫成就与清零的快感。

面对「 与病毒共存」暴风雨来临前,需要的是有积极作为的清零政策,「清零」是为了争取时间做好准备(积极鼓励疫苗注射,尤其儿童及长者的覆盖率,准备快筛剂及抗病毒药物)。而不是「无作为」的清零,导致4月中之后,一连串令人伤痛的生命流逝。

4月19日恩恩过世当日深夜,指挥中心公告,居家照护确诊者如有紧急就医需求,可由同住亲友接送、步行、自行开车或骑车方式前往医院,被视为「2岁童条款」,并于4月21日公布儿童居家照护6大警讯,同时设立「绿色通道」,为6岁以下孩童紧急就医照顾的「防疫急门诊」。

吹哨人是指,当组织或企业存在重大问题、严重威胁公众利益时,不惜面临巨大危险勇敢揭露问题,且因此影响决策、改变制度的人。武汉发生疫情的初期,李文亮医师就是一个永远令人感念追思的吹哨人。而两年多过去了,在疫情反扑的起点,政府未能把握今年1至3月做好备战,在病毒入侵下匆促决定共存政策。恩恩是以他的牺牲,让中央到地方、从行政到医疗,看到了许多没有与时俱进的政策、没有足够的防疫准备。直到哨子声响,政策才紧急改弦更张,但已经无法挽救恩恩了!每一个孩子都是国家最大的资产、父母的心肝宝贝,而恩恩的牺牲也挽救了之后许多的孩童个案!

恩恩才是真正的吹哨者!从政府到地方到父母,大人们因此看到自己的因应准备有多不足,心生惭愧,知错了方能修正。恩恩的离世带给社会重生的机会,这是他短暂的生命中最大的意义与价值。(作者为退休自由业者)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