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正常的一个中国才是解决两岸问题的基础(朱骏)
两岸问题万般纠结,归根结底,就卡在「一个中国」的问题。(达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两岸问题万般纠结,归根结底,就卡在「一个中国」的问题,这也是困扰阻碍台湾有效处理两岸问题最深沉的内部绊脚石。这个事实直接反映出目前的一个中国不是正常国家。
要理解两岸问题的本质必须根据事实基本面,两岸之间自1949年以来具备以下的事实:
一、分裂分治但未分离。依据双方「宪法」对国土的主张,领土都涵盖今天大陆方面与台湾方面的统治区域,国际政治圈也以此双方区域的联集为「一个中国」,从来不曾存在主权相互独立之「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在同一时空的国际场合出现的例子。在不同的国度或场域代表此「一个中国」的主体不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或为「中华民国」,台湾到今天还只是地理名词,不是国号,则为不争的事实。所以,两岸不能是主权之争,台湾对中共高喊「捍卫中华民国主权」是说不通的错话与空话,必尝败绩。
二、双方各自无以独为「全中国」,大陆虽大且强,无台湾则不足以称「全中国」。这就是前述所谓的「分裂」。
三、在一定场域,双方互不隶属、互不为代表,各有各的管辖权,他方无法直接介入。这就是前述所谓的「分治」,也是「对等」之义所在,但存在「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之中。
四、「中华民国」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质上只是此「一个中国」之内两个互为竞争或对立的政权或政府,政府不是国家,因此,都不是「一个中国」。简言之,「一个中国」的概念范围包含前面两个国号,层次也高一级。
五、「一个中国」代表一个有明确之外部界线的地理区域,这个界线不曾出现缺口或被分割,所以分裂程度不及两韩与当年的两德。至于此界线内的实质涵义,首先触碰的是政治体制,应当为何,谁有正当性,一直存有分歧与争议;但此争议不妨害「一个中国」同时包裹大陆与台湾的事实状态,这就是前述所言「未分离」的事实。
是故,符合地理意涵之「一个中国」真正的基础根本,不在两边任何一方的宪法或双方表述的「九二共识」,而是经过中国历史与上世纪八年抗日战争后的历史事实基本面所产出的结果。这在1945年国民政府有效接收与统治台湾开始便已确定,不依赖双方各自后来才建立的宪法。1949年的两岸分裂迄今并未在国际法上改变这个格局与结果,应为无懈可击的事实。
六、「两岸同属一中」的历史证据在中华民国政府身上,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身上,《上海公报》反而使原先具有无法回溯更改之一个中国的客观事实基础,改变成了「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客观基础受台湾方面可以改变之主观因素的侵蚀,是中共犯下的历史大错。
根据前述的事实基本面框架,「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早为事实基本面,纵然有土地面积的大小,但「互不隶属、互不为代表、各自无以独为全中国、同属一个中国外圈之内的两个政治实体」的地位与关系则没有高低的分别。一个中国主权的完整性就反映在此地理区域的主权不曾被分割破裂的事实。
根据中国历史而论,「大一统」是中国人民所肯定与寄望之国家应有的正常状态,于今亦然。台湾前途只存在三种客观可能,独立建国、维持现状、两岸统一。独立建国的梦幻早在两蒋时代就被断绝,被近期大陆军演的表现呈现得更具体,令萧美琴两度公开呼吁对话解决政治分歧;长期维持现状的结果是彼愈强,我愈弱,不可持续;剩下就是如何且在什么条件下统一了。中共一再主张和平统一,但双方政治体制的差异太大,若体制差异不变,机率几乎为零。
中共在谈到统一时屡屡提及与标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点出了一个关系到中国之未来最重要的关键点。若参考国家的三种力量,硬实力(军事武力)、巧实力(经贸力量)、软实力(政策、体制、精神、思想、文化…等生活方式的总和),可以发现,武力有时而穷,不可持续;经贸力量亦有相当的局限性,并易招人怨,美援与一带一路都是显例;唯有真正的软实力才是可大可久且可无远弗届穿透人心的力量,才是达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坚实的基础。
如果要建设软实力,就要做到孔子所说之「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今日普世之文德乃自由、民主、法治、人权,自由与人权不是专制政体中人民可享有的权利,唯有依赖民主与法治。此外,回顾人类历史,找不出一个专制不倒之江山的例子,中共不能例外。唯有能体制不倒,才有可能长治久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有稳固的挂搭处。
其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以中国人的文化成果产出的软实力为基础,而且要跟上人类文明的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马列主义、斯大林主义、民主集中制(实际上就是集中独裁)等都非中国的,也已落伍,并为中共马列专家证伪,中共应有断然处置,回归中国本位。
再者,英美在佘契尔与雷根政府开始倡议的新自由主义自1980年代展开了新一轮的全球化,几十年下来,造成举世各国间与各国内贫富差距过大,于全球激起无数动乱,犹未歇止。鉴于此,只有可以缩小贫富差距的社会主义才能救世界与各国,应为符合历史事实与人性需求的论断。
一位大陆德国史专家写道:「没有民主,没有认识的自由和批评的自由就没有社会主义。」旨哉斯言。「没有认识的自由和批评的自由」的社会必然是极不平等的法西斯或极权统治,不可能是要求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社会?孙中山所说的:「经济问题继政治问题之后,则民生主义跃跃然动,20世纪不得不为民生主义之擅场时代也。」也点出了要先解决好政治问题(民权主义),才能有条件处理好民生主义的内在逻辑。
若真要达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中国必须是「一国一制」的正常国家,而且保证可持续地长治久安,欲达此目标,只有中共先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展现绩效,吸引台湾人投入大陆的政治发展,催化「两岸民主和平统一」,舍此莫由。(作者为政大国发所博士)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