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反共不反中 赖清德的骗术(周忠菲)

民进党主席赖清德确定投入2024总统大选,「信赖台湾屏东之友会」也于13日正式成立,会中,赖向支持者喊话,民进党是追求和平的政党。(谢佳潾摄)

在台湾,选举是最高的政治。经蔡英文执政团队两届运作,台湾政治演变为拚感觉,拚投靠外来势力,以及通过破坏两岸关系发展,换取美对「台独」的进一步扶持。这是4月12日,民进党正式提名赖清德,这位具有「务实台独工作者」标签的候选人,参选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主要背景。而赖清德获得提名后,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假装「不害怕和平」。近日,他又抛出「反共不反中」的论调,似乎是在释放——他若当选,其大陆政策就存在某种可塑性的信号。然而,这种「刷存在感」的方式救不了「台独」。

赖清德之所以假装「不害怕和平」,是因为台湾社会出现一个不寻常的现象,即民意在面对两岸「战与和」的问题时,在对把握机会的表现形式上,已发展到所有参选者都需要承诺自己「能给台湾带来和平」的程度。这是九合一县市长选举中民进党大败所揭示的,地缘政治作用与台湾政党格局的直接后果。

民进党极力回避并否认这一点,抛出「不能疑美论」以混淆视听。赖清德近日又声称「反共不反中」,企图把「战与和」问题的焦点引向「民主价值冲突」。由此产生的疑问是,赖清德的真实立场是什么?民进党要将台湾引向何处?赖清德重新突出「反共」,难道不是意味其「抗中」立场,现在不会,将来也不会改变吗。这不是重新为「台独」路线,摇旗呐喊吗。

笔者认为,为实现「大选」利益,赖清德和民进党正在进行战略欺骗——对台湾民众做出假装民进党「不害怕和平」的模样。

其一,民进党的主政逻辑就是将中国大陆视为安全威胁。

2020年以来,两岸关系的发展轨迹揭示,民进党一直在「对抗」大陆。其挑衅行为与决策逻辑源于思想层面追随美国印太战略,将中国大陆定位为台湾安全的威胁。此前,裴洛西的「强硬访台」导致两岸关系走上「对抗」之路,引发大陆采取军演等反制措施。其后,民进党当局为所谓台湾「国防与安全」计,将大陆的反制行动视为军事战略上的「第一击」。

这实际上展现了台湾对美国以霸权为基础的,「基于规则的世界秩序」重点打击、遏阻中国发展,这一立场的跟随;也可理解为,蔡英文所谓「以大陆为敌」执政理念的进一步延伸。其主要内容就是秉承美国意志,将中国大陆视为安全威胁,执行「反华抗中」战略;诱导台湾民众对大陆的认知陷入消极、负面的态势,让两岸关系陷入「停滞状态」,甚至对立与紧张。

其二,民进党面临失去优势政治版图的威胁。

民进党将中国大陆定位为台湾安全的「威胁者」,这一判断缺少台湾自身的战略视野,缺少对中美关系及其地缘政治的思考,理所当然遇到了美国战略失误带来的重大挫败。今年2月刊载在《大西洋月刊》和《外交事务》杂志上,美国著名智库民主基金会和华盛顿布鲁金斯的研究报告都指出,2022年8月,裴洛西的「突破性访台」不但没有发挥拜登政府期盼的效果,反而刺激两岸冲突,诱发台湾民众对战争的恐惧。而新保守主义的「护栏」也没有束缚住中国。

民进党将兵役期延长等举措,使台湾民众看清了民进党不惜牺牲两岸关系的政策实质,而「抗中保台」政策也致使台湾政治版图上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岛内第二、第三大政治势力与民进党的竞争差距迅速缩小。民进党将大陆定位为「敌手」,挑起两岸危机的冒险政策因此难以继续。

其三,赖清德与民进党「抗中政治」的传承关系。

赖清德接任民进党主席职位之后,绿营很早就定调,赖清德将是2024「大选」的唯一人选,以此显示绿营内部不存在权力交接产生不确定性的问题,确定了赖清德与民进党「抗中政治」之间的传承关系。这种政治一致性就是坚持民进党「反共反中」的路线不变。

民进党「反共」还包括就台湾「大选」等重大问题向美日进行「交底」。如民进党中执会3月22日通过赖清德参选人资格审查,4月初就发生「麦蔡会」。「麦蔡会」并非单纯追求「过境」和「提升台湾国际空间」,还包括在华盛顿和蔡英文回台后,就美台安全关系「按部就班」进行的商谈。美方也「投桃以报」。参议院议员汤姆‧克顿表示,「对于共和党,甚至对于美国来说,安保领域的主要威胁,现在不是乌克兰,而是来自台湾。俄罗斯虽然拥有核武器,但从现在的战场看,并不占太大的优势。俄罗斯经济规模和人口总量仅是中国的1/10。美国应该认为中国更危险,而台湾直接关系到美国在太平洋的霸权」。

其四,「亲美、媚日、反共」,赖清德一以贯之。

赖清德先后展示的「和平保台」与「反共」立场,显示民进党在「亲美、媚日、反共」这三大需求上,一以贯之。除「紧随美国」外,赖清德还持有「不疑美」不等于「不亲日」,以及坚持「反共」立场不变。赖清德的这种选择符合美国需求,同时与长期觊觎台湾的日本的政治利益也不谋而合。「反共」更是民进党「冒险出击」,争取美日在战略上,在乌克兰和台湾之间「更明显地倾向于台湾」的「理想突破口」。这也是作为从「台独工作者」向「忠实代理人」转变的赖清德,所需要的「投名状」。

将「亲美、媚日、反共」捆绑,是民进党赌徒心态的表现,也是民进党为满足美日对华战略需求所做出的选择。如拜登政府纵容民进党在台海局势上极端挑衅的做法,现又调整为「长臂管辖」,节制「台独」的「过分发声」,同时让盟友日本更多地在台湾问题上,扮演直接对中国进行挑衅的角色。而在近期,日本则低调行事,挑衅角色转由韩国「先行先试」。

又如日本在「法理」上,一直强调所谓「台湾有事等于日本有事」;日本「安保三文件」提及台湾的用词与美欧等其他国家明显不同;日本对《旧金山和约》进行歪曲,否认台湾已归还中国;日本国防政策突出地理位置因素等。随着日本自卫权的扩大,其对渲染「中国威胁论」的需求将增高,而民进党在岛内的「亲日」情结以及「日台关系的水涨船高」,有助于民进党以此为「令箭」在岛内进行「政治吆喝」。

可见,对现阶段的赖清德而言,假装「不害怕和平」,吃「反共」饭,是为了大选前表现「政治存在感」。但此举救不了「台独」。大陆对台政策的根本原则,就是坚决打击「台独」分裂势力。

拥有「台独」党纲的民进党,仍然是美国在破坏两岸和平等制造其需要的地区冲突时,「成本最低」的利用对象。民进党也绝不会改变其「亲美日,反中国」的路线,以其为首的「台独」分裂势力有可能给台海安全带来更加危险的局面。(作者为上海台湾研究会研究员)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