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激情才是选举最大的凭借(林保淳)

左起为总统候选人柯文哲、侯友宜、赖清德。(合成图/资料照)

台湾人的政治立场,对立得相当分明,蓝、绿、白,各自拥有一群铁杆的支持者,鸿沟、雷池,基本上很难跨越的,其中激情的涌现为多,而理性的思维较少,台湾的教育向来只着重于知识内容的灌输,不强调独立的理性思辨,一般人久而习焉,受此影响,也无怪乎其然。

学术及艺文界,照道理是应该较具理性的,否则的话学术研究不可能有成果,艺文创作也不可能有斐然的成就。但是,就激情面而言,蓝、绿、白就显然有相当大的差距了。能理性思辨者,审慎严谨,言不轻发、事不妄做,雅不愿诉诸一时情感的激荡,甚至对激情颇持鄙视的态度,认为会有失自己或学者的身份。因此,面对政治立场问题,通常是不愿意明确表态的,尽管内心早已有定见,也只敢在同温层的圈子内私底下诘谯,而不敢形诸于词色,遑论公开表态。

台湾学术及艺文圈,当然蓝、绿、白皆有,别的不说,光看三党所敦聘的所谓「国政顾问团」,岂不是多有学术及艺文界人士的身影?但是,蓝、白两党的支持者,在激情方面,显然就远较绿营逊色多多,即便列名于其中,也常是不愿声张,唯恐被人贴上标签,更唯恐有损于其清高的形象。

道德勇气,绝对不是孤立而有的,如果没有激情推动,具有不惜玉毁瓦碎的决心,是很难起得了作用的。支持绿营的学术艺文界人士,既有理性的思辨,又有激情的推促,勇于表达,无论是在课堂上,或是在平常撰写文章时,都不吝于表达他们的观点,甚至还愿意大声呼吁,以其受人尊崇的地位,发挥影响力,从而将其理念广为扩散出去。即便受到外界的批评与质疑,他们也能振振有词地据理反驳。

但是,蓝、白的支持者则不然,尤其是偏蓝的人士,挢口禁声,一丝一毫不敢触及到任何敏感的议题,字斟句琢,连一些无须避讳的字词,都不敢说出口,而一旦不小心脱口而出,也畏畏缩缩,好像犯了什么大错似的,连吭都不敢吭一声。

缺乏道德勇气的他们,想得很深很远,最怕的就是被贴上标签后导致「秋后算帐」,影响到自家的生计及子女的未来。在我熟识的圈子里,到处充满了这样忧谄畏讥,一心只想「全躯保妻子」的人士,甚至连脸书按个赞,都深恐为人所注记。理性,变成了他们踟蹰不前、推三阻四的最大护身符。

他们回避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更忽略了他们可能的影响力,空有理性,而缺乏激情。但他们的理性却是相当偏执的,而且不免有知识份子的傲慢,只要有一丝半点让他们感到质疑,或是不能接受的,就往往会采取「弃投」的动作。没有激情的推促,理性是永远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的。

反观绿营的支持者,热情奋勇,认定一个目标,可以义无反顾、所向无前,甚至不惜勇敢站出来,为自己所属意的党派、人选站台、呼吁。2000年,李远哲挺身而出,「以向上提升或向下沉沦」为陈水扁背书,效果之大,也是人所共知的。

就选战角度来说,绿营明显更能掌握到其中的关窍,而其支持者也乐于全面配合,全台由学术、艺文界成立的各种社团、学会,多到不知凡几,平时则极力批判在野党、庇护执政党,而选战届临,更是不吝公开表态。近日阳明交大的教授、校友,齐声拥护林志洁,而艺文圈更有数百人连署支持吴音宁,更是显例。反观蓝、白阵营,几曾见到有人发出类似的呼声?

绿营支持者不但勇于表态、发声,而且也敢带头领衔,站在最前线,无畏无惧,蓝白则循循缩缩,羞于见人,「蓝白合」在1年前早就有学者欲发动连署,但仅仅名位不高的小猫几只在那边呐喊,而遍寻领衔者,却无人愿意担此重任,最终竟胎死腹中,反成了最大的遗憾。

选举虽然必须强调「理性」的抉择,但激情的推促,更是不可少的,绿营理性济之以激情,故常能所战皆捷,白营近日虽急起直追,但明显还欠缺除了政治圈之外的领头羊,故激情未必能扩散;而蓝营则徒具理性,激情不足,而主事者似乎更不以此为意,殊令人不解。

选战方殷,究竟鹿死谁手,还很难论断,但是,从激情的层面推估,其实胜负之数,就已经可以逆料出结果了。激情,永远是选举的最重要的凭借,没有激情,再多的理性,都是无济于事的。(作者为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系退休教授)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