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以巴冲突 美国示现政治退出校园的最佳示范(张瑞雄)
位于曼哈顿市中心的哥伦比亚大学,在以巴冲突爆发后涌现抗议活动。(示意图/哥伦比亚大学维基百科)
这是前所未有的场景,位于曼哈顿市中心的哥伦比亚大学上周采取了非同寻常的措施,向公众关闭了大门,因为该大学的草坪上同时爆发了对立的抗议活动。代表亲巴勒斯坦和亲以色列的学生团体在巴特勒图书馆庄严的柱廊前发生冲突,三架直升机在头顶盘旋,一排排纽约警察局警员随时准备在紧张局势升级时进行干预。
以色列和哈玛斯的战争让美国各大学校园卷入纷争,除了对立的学生团体,还有还自校友和社会的压力,尤其是关系到大学财源的捐赠大金主,到底要支持以色列还是要支持巴勒斯坦人?很多大学选择中立,只谴责暴力,但这样是否令人满意?
例如哈佛大学,在长达34年的合作关系之后,Wexner基金会将结束与哈佛大学和哈佛大学甘迺迪学院的财务捐赠和计划,基金会谴责哈佛对哈马斯袭击以色列的反应是「令人沮丧的失败」(Dismal Failure)。
基金会在给哈佛大学的一封信中批评了今年刚上任的哈佛大学校长克劳丁·盖伊(Claudine Gay)对30多个哈佛学生团体发表的联合声明的回应是「踮着脚尖」和「模棱两可」,该声明认为以色列应该对当前的暴力事件负责。信中写道:「由于缺乏明确的道德立场,我们确定哈佛甘迺迪学院和基金会不再是相容的合作伙伴。」
校长的立场也很为难,学生的联合声明激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并遭到4千多个和哈佛相关的附属机构透过两封公开信的谴责。
基金会向甘迺迪学院提供了大量捐款,并透过其「以色列奖学金」每年帮助支持10名研究员到哈佛完成为期一年的公共管理硕士课程,旨在「为以色列下一代公共领导人提供先进的领导和公共管理训练」,超过280名以色列公职人员受惠于该奖学金。据基金会网站,该奖学金现已终止。
甘迺迪学院发言人在一份电子邮件声明中写道,校长和院长在上周的声明中「明确表示我们反对哈马斯所犯下的恐怖主义暴行。」院长也向甘迺迪学院附属机构发表的声明中谴责哈马斯,称针对以色列的袭击是「恐怖暴行」。校长也在向哈佛大学附属机构发布的影片中强烈谴责了哈马斯,这是她4天内针对袭击事件的第三次声明。
该基金会并不是第一个因甘迺迪学院对哈马斯袭击的反应而与甘迺迪学院断绝关系的著名捐助者。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称,以色列两名亿万富翁退出甘迺迪学院执行委员会,以抗议该大学领导层对哈马斯袭击以色列的反应。
当然大学在公共政策议题上不支持或反对任何特定立场,学校是人们学习公共政策问题并形成自己观点的地方,但对于有立场的捐赠金主而言,这似乎只是唱高调,无法令人满意。不过长远来看,大学的坚持是对的,这也是政治退出校园的最佳示范。
(作者为国立台北商业大学前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