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修“高速” 增效减事故
9月5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深圳东西部船舶定线制实施一周年相关情况。
通航效率提高
东西部水域船舶定线制实施一年来,促进了深圳航运经济发展和海上安全风险管理能力提升。
在深圳西部港区,西部公共航道日均船舶交通流量由490艘次增加到519艘次,同比增加5.9%,船舶通过的平均通航时间保持在13分钟高效运行。在深圳东部港区,推荐航线开辟出一条进出深圳东部港区的“自主航路”,船舶待泊时间大幅减少,2024年上半年进出盐田港船舶平均待泊时间由1.2小时下降到0.7小时,同比下降41.7%。
2024年上半年深圳港口货物吞吐量稳步增长,总量达15291.16万吨,同比增长12.43%。集装箱吞吐量1554.9万标箱,同比增长14.9%。东部水域,新航路的开辟彻底改变了多年来进出盐田港只有一条主航路的历史,今年上半年,盐田港新增9条国际班轮航线,港口竞争力显著提升。
海上交通优化
深圳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稳中向好。划定的“定线制”进一步细化了船舶航行规则,优化了船舶航行秩序,规范了船舶航行行为,减少了船舶交叉会遇局面,从源头上降低了船舶发生事故的风险。
深圳市海洋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定线制的实施进一步优化了深圳的海洋资源管理和利用。通过科学合理的船舶定线制措施,不同类型船舶各行其道,能够有效减少船舶航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冲突和事故,提高航行安全和效率。比如,自定线制实施以来,就有效减少了商渔船碰撞事故的发生,也减少了因船舶碰撞而可能造成的溢油事故。
助推海洋经济发展
定线制的实施对深圳海洋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近年来,随着西部港区通航环境的持续优化以及前海自贸区一系列优惠政策的不断落地,多家国际航运公司来此设立区域总部,促进了航运物流、金融服务等相关产业的集聚和发展,提高了深圳在全球海洋经济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深圳东西部船舶定线制的继续实施,不仅有助于优化海洋资源管理,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提升海上交通管理水平,还将加快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步伐。
来源:深圳晚报记者 董玉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