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习不佳非懒散 医师吁注意「疾病隐忧」要对症下药

小儿科医师蔡金燕提醒小孩学习有异常可能有「隐情」,家长应多加留意,并就医检查对症下药,避免过度则备酿反效果。(阮综合医院提供/任义宇高雄传真)

高雄一名小学生「彬彬」,时常遭老师提醒上课常发呆、打瞌睡,学习表现不理想,让家长责备多次同时也感到担心,带去医院给医师检查,发现原来是患有注意力缺陷过动症(ADHD),经药物治疗及父母师长配合后,他的学习表现稳定、成绩进步,医师提醒,小孩学习有状况与日常用药、疾病等多项因素有关,经检查后可对症下药治疗,避免过度责备恐造成反效果。

家长对小孩学习状况十分关心,高雄市阮综合医院儿科主治医师蔡金燕提醒,孩子学习表现不好,家长和老师常误以为情绪问题或故意懒散,然而造成学习成绩不理想因素多元,学习困难背后涉及复杂的生理、环境、基因及神经发展问题,不应简单归因孩子不努力,只要透过深入检查与对症治疗,将有助改善学习问题。

蔡金燕举例,有家长带「小裕」就诊指出,上课常发呆、打瞌睡,学习表现不理想,老师多次写联络簿,爸妈也责备他,经过检查发现他患有过敏性鼻炎,长期服药导致嗜睡影响学习,调整药物后学习表现大有改善;另一名小朋友「佳佳」则经常上课发呆恍神,经脑波检查发现患有失神性癫痫,经药物治疗后学习效果显著提升。

若孩童学习表现有异常,蔡金燕说可带学童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家长和老师应耐心去了解孩子的情况并理性对待,医师则应透过详细问诊,加上血液和脑波等检查,确定学习困难的根源,并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多管齐下必能帮助孩子克服学习障碍,提升学习力,能有健康、积极的成长环境。

蔡金燕说,如ADHD孩子常表现爱说话、过动或无法专心学习,妥瑞氏症会无法控制做出重复动作,甚至会导致孩子短暂失去意识,这些症状常引发批评,家长和老师若未能理解,只是过度指责,长期会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反让孩童说谎、焦虑、忧郁,甚至沉迷3C,都会影响课堂表现和学习进度,但透过药物治疗即可稳定脑部活动,改善学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