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病医疗困境多 医吁:别放弃!盼药物研发与预防并重

马偕纪念医院罕见疾病中心教授林炫沛呼吁,未来罕病患者有机会等到有效的治疗药物与预防方法。(林炫沛提供)

罕病医疗常会面临许多困境,如药价昂贵无法负担、国内投入研发的资源不足,都让患者治疗之路更加艰辛。不过,随着医疗的快速发展,马偕纪念医院罕见疾病中心教授林炫沛呼吁,患者千万不要放弃希望,也期望罕病的医疗照顾能药物研发与疾病预防并重。

236种罕见疾病 有效治疗药物少

罕见疾病主要是遗传基因变异所致,国内的法规将疾病盛行率万分之1以下定义为罕见疾病,且要具有遗传性,以及诊断及治疗的困难性;截至今年4月中旬,政府公告共有18类、236种罕病。

台湾2000年通过《罕见疾病防治及药物法》,保障罕病病人的用药权益及预防疾病再发,成为全世界第5个为罕病建立制度的国家,在亚洲仅次于日本。林炫沛教授表示,罕病患者目前虽有制度保障,却仍有不少困境待突破,罕病药物昂贵难以取得,且随着基因变异致病程度的不同,疾病可能早发或晚发,也可能轻微或严重,但都会一辈子影响病患的生活。

举例来说,基因变异可能影响罕病患者身体各个重要器官,如神经系统、肌肉骨骼、心脏血管、内分泌、免疫系统等,出现缓慢渐进,或是快速的伤害;若是无法得到及早的诊断和良好的治疗,对于患者的生理、心理或是人生可能带来巨大的冲击,尤其是罕病早发,对于年轻父母更是几乎难以负担。所幸,除了政府的补助方案,国内还有罕见疾病基金会、各罕病病友团体及弱势病患权益促进会等公益团体,有民众的爱心捐款提供协助。

根据专科医师的临床经验,罕病医疗常会面临许多困境。林炫沛教授强调,首要的问题为罕病种类繁多、个别疾病的病人数稀少,能有效治疗的病类更是不多,大都仍以支持性的症状治疗为主,帮助减轻患者的身体负担,仅有少数的罕病发展出有效药物及特殊医材可以用来治疗,例如酵素替代疗法、基因治疗、受质减量疗法等。

罕病应防范未然 确诊别放弃、鼓励勇敢面对

不过,林炫沛教授也呼吁,罕病患者千万不要放弃希望,随着医疗科技的快速发展,一定有机会等到有效治疗药物及预防方法,「不要躲在角落哭泣,更不要轻言放弃,应该勇敢走出来面对世界,因为你并不是孤单一人」。

林炫沛教授分享,一种极为罕见的隐性遗传病「Galloway-Mowat症候群」,在家族中的再发率却达25%,由于先天脑部发育异常,造成小脑症合并早发性肾病症候群,出生数个月就可能肾衰竭、全身浮肿,至今仍无药可治,个案通常都活不过3岁。

幸而马偕医院跨科、跨国合作的坚持,经过20年的努力发现了台湾人特有的隐性基因缺陷,造成胎儿罹患此症。目前透过产前超音波检查及基因检测,在怀孕二期就能发现早期症状,如胎儿脸部特征及头围较小、四肢发育异常等,再加上产前遗传诊断,就能预防「Galloway-Mowat症候群」的再发,也让许多确认带因的父母重拾信心,有勇气再孕育下一代。

林炫沛教授认为,对于罕见疾病的照护,研发有效治疗药物固然重要,而防范疾病于未然,也是需要努力的方向;透过制度化的保障与支持,结合医疗团队与民间的力量,建立健全的医疗及防治网络,才能够罕见疾病的病人和家庭得到最到位的协助与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