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框星巴克就是「小确幸」?台湾文青的黄金十年

社群编辑黄郁棋特稿

瘦子、粗框、星巴克,喝酒、抽烟、紧身裤。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台湾出现了一种「文青现象」;伴随着陈绮贞、卢广仲张悬新生代的「小清新」歌手,以及村上春树作家,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拥抱看得见的「小确幸」,一头栽入「文青世界」。

首先就我的观察,文青其实有两种,一种是形而上的、另外一种是刻意表现给别人看的。真正的文青,恐怕与整个社会文化潮流脱离不了关系;他可能会模仿二O年代的张我军,写一篇<糟糕的台湾文学界>或<糟糕的台湾媒体界>投稿报章杂志,也可能会为了乡土文学的定义跟人大吵一架。他对于各类文学作品多有涉猎,不只会背书名,更能作出批判。

日前有人在台大批踢踢实业坊发表了一篇文章:「文青的一百种元素」,内文提到文青都爱村上春树、文青都极瘦、文青不能没有Converse、文青很爱戴看起来贵到不行的手工粗框眼镜手边一定要有Mac Book等苹果产品等。基本上,这些都属于第二类文青:表现给别人看的那种,他们对于文学或文艺本身并没有深入研究动机

除了这名网友所提到的「文青元素」,我还「广发英雄帖」,询问各路英雄好汉对于「形而下的文青」的看法与定义,得出以下更为详细的结论

一、陈绮贞、卢广仲、苏打绿、张悬等新生代歌手,很受这些人欢迎。

二、他们很爱拥抱乐活、反核反BOT反一切可能破坏生态的工业案,但自己可能对此并没有多深入的了解,甚至懒得深入了解。

三、喜欢手动相机,深爱LOMO风格,看见照片四周有黑色渐层就很爽。

四、喜欢自拍身边的小物,手边在看的书,自己的背影等。这些,他们称之为「小确幸」,名词出自村上春树的书。

五、对于小白兔与破报会介绍的音乐,爱不释手;对于地下乐团往往有某种热爱。

六、文青可能会喜欢夏宇陈雪蔡康永,并主动接触他们的作品。

七、男文青真的少不了紧身裤与Converse,说话时总带有某种忧郁,偶尔会在脸书说一些没人看得懂的话,并且期待别人按赞。

八、春呐海洋音乐祭、简单生活节,绝对不能错过。

九、第二类文青喜爱逛诚品,形而上的文青通常喜欢温州街,逛过旧香居

这种文青现象,我认为是台湾受到日本、欧洲等流行文化与风格冲击后,所产生的独特台湾「次文化」;由于台湾的故事较少,历史较短,的确比较难型塑出国族特有的风格与文化。

为什么说是「次文化」?因为它的确不主流,甚至可以说是部份人刻意为了「回避主流」,而从某些诗人小说家个人风格中学来的。在台湾因为学习者众,透过社群网路又彼此感染,造成捷运上的「文青」是一天比一天多。

▲已经流行好一阵子的「文青相机」,你玩过吗?

然而,文青也是要吃饭的。我有不少大学时期的文青朋友,毕业后受到经济压力的洗礼,没有多余的力气继续形塑文青风格,逐渐从俗了;如果台湾经济持续恶化下去,恐怕对整个「文青现象」而言并不是件好事

文章盖经国大业、不朽之盛事也;诗则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只有在繁华的社会才比较容易出现「强说愁」式的文人,当形而下的强说愁文青通通消失,大概也意味着台湾不再是个适合居住的国家了。

嘿,你是文青吗?还是你想戳破假文青,欢迎投稿到: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