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昨天发布的芯片 为什么可能改变科技圈?

(原标题:苹果昨天发布的芯片,为什么可能改变科技圈?)

苹果在北京时间11月11日凌晨开了一场发布会,发布了搭载最新自研M1芯片的 Mac mini 、 MacBook Air和13寸的 MacBook Pro 。

关于这三台新电脑,这会儿大家应该已经从各个地方都足够了解了。

不过呢,如果你看了发布会,应该也能感受到,这次的主角其实并不是它们,而是它们身体里的 M1芯片。

这两天大家讨论的无非也是「 苹果全系上 ARM 」啦,「 英特尔被暴打」啦这些说法。

这些说法都没错,不过关于这块小小的芯片,差评君还有一些想和各位聊一聊的:

在那一场短短40多分钟的线上发布会里,苹果到底做了什么?

在我们的一般印象里,大部分人的电脑 CPU 用的不是英特尔就是 AMD 的。

AMD 和英特尔设计生产的 CPU 的指令架构是英特尔发明的,被称为 x86指令集架构。

虽然最近在市场上这俩打得火热,但 AMD 和英特尔有许多 x86的交叉专利,一起在全球个人电脑市场上玩儿开心农场

指令集是什么?就是计算机软件使唤这些芯片做运算时,所用的计算机语言。

在以往,苹果的 Mac 系列产品也不例外,无论是桌面电脑还是笔记本,用的都是英特尔的 CPU 。

而在移动端,则是另一个指令集架构—— ARM 的天下,我们熟悉的高通三星华为,以及苹果等后起之秀都在这个阵营里。

苹果这次做的事情,就是将以前用英特尔 x86芯片的电脑,都给换成用自家 ARM 架构芯片 M1 。

不同指令集架构的芯片,几乎对应了一套不同的软件生态,从英特尔换 AMD 简单,但是从英特尔换成 ARM 架构的 M1麻烦可不少。

为什么苹果要做这么麻烦的事情?

事实上苹果不是第一次这么干了。。。

在2005年的 WWDC ,乔布斯宣布苹果公司生产的电脑会从 IBM 的 PowerPC 芯片改为使用英特尔的 x86架构芯片。

没错,这个 PowerPC 就是当年的 Xbox 等游戏主机在用的那个 PowerPC 。

坊间传言乔布斯当时对这个决定纠结了很久,因为英特尔的 x86架构用的是 CISC ——复杂指令集。

而与之相对的 PowerPC 用的是 RISC ——精简指令集。

CISC 需要用大量简单指令来指挥电脑做事,优点是灵活和完善;RISC 是把一些常用的指令集包装好,用少量指令来指挥电脑做事,优点是轻松高效。

虽然现在这两者孰优孰劣各有讨论,有些技术甚至混搭起了 CISC 和 RISC 。。。

但在当年业界不少人觉得 RISC 比较优越,乔布斯也不想「 越用越回去了 」。

可是 PowerPC 实在是太不给力,性能迭代拉垮牙膏不说,功耗也压不住,当年的 Power Mac G5苹果电脑还用上了风冷 + 水冷

而且压不住的不止是功耗,还有价格

再看看隔壁英特尔,性能高功耗低,迭代还快。。。

一咬牙一跺脚,苹果就这么和英特尔称为了紧密合作伙伴

看完了上面的故事,你大概明白苹果这么折腾的理由了:老伙计的产品不能再满足需求了,为了追求性能功耗性价比换新的吧。

英特尔当年是给力的代名词,近几年我和你说「 牙膏 」两个字,你马上能反应过来我在说谁。。。

尽管这两年英特尔有些醒悟,但苹果可不只是醒悟那么简单了。

再把时间放回10年前,苹果公司启动了一个项目—— Apple Silicon ,自己研究 ARM 架构芯片。

一方面来说,苹果当时觉得移动端生态是未来,而低功耗 ARM 架构很适合智能手机,而且用的还是 RISC 架构。

于是我们看到苹果借着 iPhone 的爆炸销量,顺势成为了最有钱的科技公司之一, A 系列芯片在移动端地位超然。

另一方面,苹果不想再受制于芯片合作商了,他们不想因为别人挤牙膏而没办法做出想做的产品了。

于是在前天,他们发布了 M1芯片,并且逐渐替换掉了入门款 Mac 上的英特尔。

这是什么感觉呢?本来 ARM 架构的芯片优势在功耗上,放手机上够用,但性能可以干死现在的 x86的话还得再等等。。。

结果苹果在2020年率先发布了这样一款性能足够强,功耗还低的芯片,小伙伴们都惊了。

之前有没有其他人觉得 ARM 能耗比优秀,尝试做 ARM 电脑的?

有。

微软干过,但失败了,只能跑32位软件不说,根本没有好用的硬件设备

差评君就是当年运行 Windows RT 的首批产品—— Surface RT 的受害者,有图为证,懂的都懂,我先去哭一会儿。

没有好用的硬件产品,啥都不好使。

惠普戴尔华硕。。。等等一众 OEM 到底是看你微软脸色还是看英特尔脸色?( 微软后来也明白过来了重要性,各种 Surface 系列产品开始跟上 )

但苹果不一样啊,硬件生态全部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

不仅如此,苹果产品做架构迁移的时候,对开发者非常友好:Universal 帮助开发者简化编译, Rosetta 帮助还没来得及迁移的软件先在新电脑里用起来。

当年 PowerPC 转英特尔 x86就是这么干的,如今 x86转 ARM 也先把准备工作做好,迎接开发者。

说完苹果为什么要上 ARM ,为什么能成功用上 ARM ,咱们再聊聊苹果到目前为止到底做了什么。

Mac 换 ARM 芯片,策略和开发者生态做好了只是辅助,最关键的还是性能到位。

而 M1强就强在,苹果先给它定好了一个功耗标准,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推性能,明明有功耗限制的大前提下,还愣是推出了前代英特尔产品的好几倍算力。。。

呈现在结果上,就是我们可以买到性能和续航都吊打前入门款的新版 Mac 。

你可能会说它挑的对手太弱了,但问题是搭载 M1以后的入门款 Mac ,能耗比大幅提升,价格依然是入门款的价格。。。

说实话,差评君现在最好奇的是,假设苹果把功耗限制拿掉,做在不考虑续航的 iMac 和 Mac Pro 里,它的性能会是个什么水平?

放开了手脚和英特尔、 AMD 打,又是个什么情况?

这个只能看明年的发布会了,到时候芯片是不是 M 系列都不一定。

突破 ARM 以往性能是一方面, M1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点就是高集成性

这本身也是 ARM 系列芯片很流行的特点,把 CPU 、 GPU 、内存等计算机组建做在一块板子上,封装成 SoC 。

据苹果在发布会所说,这么做会显著提升数据在内存间转移的效率,对速度和功耗都有不少提升。

但,高度集成的缺点也很明显:要坏一起坏。

说白了就是可维修性也许不高,稍微哪个部分出了问题就得整个换掉。

除了以上两个方面,还有个很有趣的思考:对于需要更高 GPU 性能的高端机器,苹果会怎么处理?

因为安装独立显卡很明显是违反这个高集成度思路的。

我更期待 ARM 版的 Mac Pro 什么时候会到来了。。。

但总而言之,苹果产品以后的体验会更加一致,因为现在终于连 Mac 的芯片都是自己做的了。

最后,我们来想想接下来苹果产品会发生什么。

因为和手机越来越接近,也许 Mac 电脑可以用上 FaceID 和5G 。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一个印象:

电脑是需要关机或者重启的,而智能手机却很少需要这么做。

也许是前者更容易死机、内存管理、资源调配等更为复杂。。。

如今,电脑用上了和手机一样的架构,有了媲美手机的续航,说不定以后都不用关机了?

同时,因为苹果所有产品从最底层开始都会变得高度一致,也许以后你的所有苹果设备会变得高度一体化。

iPad 上的事情做一半换 iPhone 处理,回头扔电脑上修改,无缝衔接,它们唯一的区别就是屏幕大小和鼠标键盘触控板不同。

合着这是把鸿蒙的思路提前完成了?

同时,现在人们都在热烈讨论 Mac 可以用 iPhone 和 iPad 的 App ,是不是反过来,以后 iPhone 和 iPad 也能反过来做 Mac 的事情,无非就是卡了一点?

还是回到 M1的核心卖点——能耗比上来看,这东西塞进一个头盔里做 VR/AR 头显岂不是挺香?

总之,能打的 ARM 个人电脑被苹果捣鼓出来以后,可能性其实是相当无限的。

看着厨子这一通操作,隔壁的纳德拉,劈柴哥,还了债的老罗应该看得口水都该流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