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点传达设计大赏开展 苏打绿、百事可乐创意曝光
台北红点设计博物馆主题特展「红点传达设计大赏」即日起开幕,展出2014年全球精选150件得奖作品,包含红点至尊奖、新锐设计奖、年度最佳广告公司与最佳客户等都一一曝光,而台北站除了延续其他巡回城市展演的83件国际获奖作品,更加码集结67件台湾之作,展期至10月18日止。
▲为了弥补传统印刷海报无法成为传送最新科学研究,以及精确地沟通复杂内容与说明的现代化媒介,Konrad Rappaport创作「新一代科学海报」」,随着LED 显示器和触控介面等新技术的开发,海报也能比传统投影技术更可靠持久。(图/台北红点设计博物馆提供)
在设计界,获得「红点标志」就像赢得奥斯卡奖,而红点设计大奖主要分「红点产品设计大奖」、「红点传达设计大奖」与「红点设计概念大奖」三个领域,其中,红点传达设计大奖成立于1993年,参赛组别包含企业形象设计、广告、包装、App、线上、电影动画、空间传达与社会责任等,奖项同时也提供了设计新秀最佳舞台,国际评审团从各组别毕业3年内的新秀参赛作品中,遴选出1件作品颁给「新锐设计奖」头衔及1万欧元奖金。
而新锐设计奖获奖作品「新一代科学海报」,此次也在红点传达设计大赏特展中展出,设计师Konrad Rappaport借由创新概念加乘介面设计的技术扩展,发展出让人可以轻松理解地球科学常识的数位互动学习机台,以极高的完成度与寓教意义,获得红点评审团的青睐。另外,海报设计组最佳设计奖的「为食而战」、「Rubbing of Pollution」,分别由来自台湾的刘婕妤、叶轩亦创作,透过设计符码传达战争、粮荒、生态失衡、全球暖化与海洋污染等议题,唤醒大众对公众议题的反思。
▲刘婕妤的作品「为食而战」,以粮食战争为主题,传达出粮食的分配不均,最终将导致粮食危机与战争。(图/台北红点设计博物馆提供)
▲叶轩亦的作品「Rubbing of Pollution」,探讨海洋污染议题的海报作品,远观时图案看似鱼拓,但近看时,组成鱼拓的元素实为遍布的垃圾、废弃物和油污。(图/台北红点设计博物馆提供)
与消费市场关联性高的作品,则包含苏打绿的MV「故事」(仙草影像设计)、甫入围全美独立音乐奖的法兰黛乐团专辑「随波逐流我不介意」(赖佳韦设计)、去年电玩界最受瞩目的游戏设计「看门狗」、以迷人造型热销全球的「小金鱼茶包」,及成立设计中心不到两年,便以9件获奖作品打破红点传达设计大奖史上,历来皆由汽车品牌抱走的「年度最佳客户」,美国食品龙头百事可乐系列广告等。
▲由仙草影像设计为苏打绿MV「故事」创作的动画,是展览中消费市场关联性高的作品。(图/台北红点设计博物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