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起59%沉默的选民

(本报系资料照片)

民进党能将四大公投选情从几个月前的民调落后拉到「两个4:0」(门槛与同意票皆未过关)实属不易。对执政团队而言,未来如何实践承诺,带领台湾进一步参与国际经贸体系如CPTPP、强化台美经贸合作,解决福岛四县食品进口管制深化台日经贸合作关系以及加速能源转型等,都是民进党在2022与2024大选必须再次面对的检视。更重要的是,公投并非狭隘的政党对决。激情过后,期许社会共同促进台湾民主政治品质深化以及共同因应国家发展的挑战。

然而,公投的低投票率是摆在眼前的事实。这不只是公投和大选是否同时举办的问题。即便是2018年公投绑大选,公投平均投票率也仅约55%低于县市长平均65%投票率达10%。影响民众投票行为的因素,至少还包括了,民众是否有足够的资讯并且有能力消化理解涉及高度专业知识的公共议题;民众对于自已的一票能否影响政策的「政治效能感」强弱差异;以及社会间是否有超越政党偏好进行公共论述的政治文化等。这些都是所谓「民主品质」的范畴。

举例来说,社区的预算要如何分配用于处理路不平、灯不亮、水沟不通是相对简单的选择,争论大概也就是预算配置比例。但若要拉到县市层级,例如新竹市的「废污水专管回收」公投,就势必要思考建置成本、市政预算分配与排挤、风险与效益甚至是环境工程等专业领域。全国性议题的复杂程度则更高,以莱猪公投为例,莱猪不只是食安议题,还是国际贸易和国际政治议题,但并非人人都是食安或者国贸专家。即便各阵营都安排了专家公开论证,但由于议题的专业门槛高,普罗大众难以辨别正反方讯息真伪和有效性,因而最后的思考判准似乎还是回到了选择性地相信权威,或者选择性地相信自己偏好的政党。

我们看到此次公投四案平均投票率约为41%。胜负的关键基本取决于政党动员能力而非论理说服。例如台北市、新北市、桃园市、新竹县市、苗栗县、再加上基隆市、花莲县、台东县这些地区的政党板块基本为蓝大于绿,而投票的结果基本与该县市的蓝绿结构相符。反之,在民进党优势的中南部选区,民进党的催票率则远高过国民党阵营的催票率。持平而论,民进党基本盘动员能力与政策沟通策略确实略优于蓝营;但值得注意的是,民进党执政近8年的基隆、桃园、新竹出现同意票多于不同意票的现象,很可能是2022地方选举的风向球。这是国民党的机会,也是民进党的隐忧。

就政党发展而言,争取这59%没有参与此次公投的选民是未来选举的胜负关键。就台湾民主发展而言,不论这群疏离的选民是因为国家大事离我太遥远,或者因为厌恶政党对立的公投论述而选择沉默。政府、政党和社会意见领袖有共同的责任,营造一个促进民众关心、参与、了解、对话的理性论述氛围或政治文化,唤起更多的公民愿意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与决定,唤起更多的公民以审慎思辨的方式共同决定台湾前途。(作者为台湾产经建研社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