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变林海 河北「塞罕坝」成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

▲位于河北省的塞罕坝林场成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图/CFP)

大陆中心综合报导

每年夏季月份是河北塞罕坝林场最美的时节,但很少人知道这片翠绿大地曾经是一片荒漠,但现在却成为百万亩人工林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日提出指示,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而「塞罕坝精神」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

习近平强调,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

学习宣传河北塞罕坝林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座谈会28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会上传达了习近平的重要指示并表示,塞罕坝林场建设实践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的生动体现,也要总结推广塞罕坝林场建设的成功经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推动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北部,原名为「河北木兰围场国家森林公园」,后来更名为「河北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这里曾经是茫茫荒原,但经过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奋斗,林场工作人员坚持植树造林,建设了百万亩人工林海。如今,塞罕坝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5万吨,成为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

版权声明:图片为版权照片,由CFP视觉中国供《ETNEWS新闻云》专用,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CFP许可,不得部分全部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