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鼎/表面亲善私下怨怼 「官热民冷」的越中关系
▲阮富仲(右)日前表示,自己与习近平(左)两度实现一年内互访,这在越中关系和两国对外关系史上都不多见,显见越中是社会主义友好邻邦。(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2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与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互致新年贺信。双方在信中对于中越关系的发展,深感满意而乐观,似乎两国已完全走出2014年「五一三事件」的阴霾。
以越南方面来说,越中关系其实一直处于一种「官热民冷」的状态。上个月18日,越南驻华大使馆在北京举办庆祝越中建交68周年(1950~2018)的招待会上,越南驻华大使邓明魁在致辞中特别提到,双方应该「进一步密切民间交流,厚植两国关系的民意基础」。这一段放在讲词最末的叙述,看似可有可无,但确实是越方正视越中矛盾之余,着眼于双方长远关系下,特意置入的呼吁。
只不过,代表中方出席的外交部助理部长陈晓东,对于「加强民间关系」的部分,并没有特别给予回应。相对的,陈晓东的谈话仍维持「党政关系」至上的一贯路线。
事实上越南对中国「官热民冷」的态度,是我这些日子在越南担任访问学者的主要心得之一。
因为越南政府对外虽与中国表现亲善,但人民与学者私下却对中国政府怨怼至深。自2014年「五一三事件」之后,越中关系其实未如表面上合谐,一方面是中国来越留学生与观光客人数不若以往,一方面是越南民间对于中国政府的厌恶与疑忌,确实是有增无减。
究竟,越南民间与学界是如何看待越中关系?我会从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边界安全,以及食品安全六大面向来说明。而今天这则评论,则会先讲政治安全。
对越南来说,与中国之间的首要政治安全问题,确属南海(越南称东海)问题。但目前的河内政府,并不愿同北京有任何口角,在此情况之下,学者反倒变成「黑脸」,也就是从各自学科(历史、文化、政治、法律、经济等)出发,借由相关研究来捍卫「东海」主权。另一方面,越南研究机构也注意到外国学者使用越南素材来削弱越南主权论述的可能问题,已经开始限缩外国人士申请调阅档案的权利,举凡涉及南海、中国、领土、边界、疆域的资料或文献,不仅不得复印,甚至拒绝提供调阅。
也就是说,越南官方在南海问题上相对保持克制,避免与中国直接冲突,但学界却能透过研究,强烈展现主权意识,同时不惜紧缩外人在越研究空间,也要防止中国自越南方面取得任何反面资讯。
▲洪森曾在自己的官方脸书公开感谢中国帮助柬埔寨与区域国家同步迈向繁荣发展。(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此外,寮国、柬埔寨两国既是越南邻邦,又是传统盟友,但近年来中国对寮、柬两国影响力不断提升,已然损及越南战略利益,对此,越南学界亦感到十分忧虑。尤其越南自古便将寮、柬两地视为属国,即使在法殖民时期、印度支那共党发展年代,乃至于社会主义越南的阶段,越南的知识分子一定程度还是将该两邦视为越南的势力范围。
寮国、柬埔寨与中国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升温。在此期间,「对外援助」可说是一个重要的媒介。根据越南学者表示,因为中国政府开发援助(ODA)之检核门槛,较欧、美、日等国家为低,颇能借此暗收回扣,所以深受寮、柬两国领导欢迎。不过越南学者相信,今天寮、柬两国对中资管制放任,终究会出大问题。
寮中关系的提升,一方面反映在经济投资,包括中国在当地设置类似「租借地区」的开发区,更反映在赴中国留学人数的大幅提高。以往寮国派员赴外留学、进修或受训,主要选择越南,但现在越南已不具优势地位。不过越南学者强调,寮国青年在流行文化上仍是倾心于泰国,主要是因为8成以上的寮国语与泰文相容。显而易见,尽管民主泰国对寮国的影响,比共产中国来得大,但越南学者对于中国的警戒却要比泰国来得多。
至于柬中关系的提升,主要与柬埔寨首相洪森(Hun Sen)亲中有关。越南人普遍认为洪森今日如此亲中,根本就是忘记当年曾流落越南,受越人协助对抗「赤柬」之情份。
综言之,站在越南人的角度,尤其是非官方的角度,中国对越南政治安全的潜在危害与威胁,乃是具体而明确的。
好文推荐
黄宗鼎/成功新南向,就该着眼在地需求
黄宗鼎/用文化力量朝南方挺进吧!
黄宗鼎/如此世界观,如何新南向?
●黄宗鼎,历史学者,研究兴趣为南海问题、东南亚史,中国与东南亚关系。最常讲的一句话:「台湾得先学习东南亚,方能创造被需要的价值。」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88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