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界碑”魏德友:心中有信仰 脚下有力量

魏德友边防官兵展示他参加“七一勋章”颁授仪式时的照片。何文博

57年很长,一名战士黑发白头,几十年如一日坚守;57年很短,守边的日子如白驹过隙,一晃到了耄耋之年,仍要守下去。

“我没有文化,但我有力气。拿起枪就巡逻放哨,扛起镐就种地放牧。党指挥到哪里,我就打到哪里!只要我还能动,就要在这里一直守下去!”每当讲起这些话,这位耄耋老人的脸上就会露出自豪的笑容。7月6日,笔者跟随新疆塔城军分区边防团官兵来到老人家中,聆听了一堂“特殊党课”。

平凡的重任

老人名叫魏德友,山东沂水人,1960年入伍。1964年,他与30多位战友响应号召,脱下军装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一六一团,成为一名光荣的农垦戍边人。

沿着蜿蜒崎岖的牧道,笔者一行走进萨尔布拉克草原深处,这里有一片面积超过50平方公里的无人区。在一处用红砖土块砌成的房子前,81岁的魏德友身着迷彩服、头戴迷彩帽,精神抖擞,身旁的羊群悠闲地吃着草。他扎根中哈边境草原“无人区”,被称为边境线上的“活界碑”。

蓝天白云下的萨尔布拉克草原辽阔壮美。然而,这里也是西伯利亚冷空气南下的必经通道。每到冬季,狂风肆虐,暴雪深达1米多。到了夏天,蚊虫猖獗,号称“十个蚊子一盘菜”。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魏德友和妻子刘景好坚守了整整57年。1982年,魏德友所在的兵二连解散,百余户人家陆续撤离,他也有机会调到市里或回老家工作。但魏德友主动选择留下,成为一名护边员。

“我与边防连的战士们一起巡逻守边。他们帮我家建房子,还给我们运马草、送药品,我舍不得离开。”魏德友说,“我熟悉这里的地形地貌,了解社情民情,可以协助战士们护边。”

魏德友家向西8公里,就是中哈边境173号界碑。说这话时,他一边赶着羊,一边盯着边境线的风吹草动。

如山的承诺

“再难!我也要一直守下去。”魏德友缓缓闭上眼睛似在回忆。“我结婚时,妻子从山东老家随我入疆。千里进疆路,愈行愈荒凉。火车换汽车,汽车转驴车,妻子走一路,哭一路。我们当天入住的‘婚房’,只是戈壁滩平地挖出来的一个地窝子……”

从此,“家住路尽头,屋在国界旁,种地是站岗,放牧为巡边”,就是魏德友和妻子的生活写照。每次巡逻前,魏德友都会将院子里的国旗高高升起,傍晚回来,看到国旗就看到了家。这面国旗见证了魏德友的守边岁月,也见证了一代代戍边人守土卫民赤胆忠诚。

魏德友告诉笔者,过去,戍边条件非常艰苦,饮水主要以河水、高山融雪为主。晚上站哨,时不时传来狼叫,有时还能看见冒着绿光的眼睛,挺吓人的。一到冬季,大雪封山,零下40摄氏度的极寒天气让身上的棉衣仿佛成了薄纸。一次,魏德友与额敏河边防连的战士们一起巡边,风雪中大家手挽着手、肩搭着肩,艰难地向前挪行。行至河中央,河面上的冰层突然破裂,战士小陈掉入冰洞中。战友将他拉上来时,他已全身冻僵。魏德友立马将自己的衣物脱下,抱着小陈用身体为他取暖。过了许久,小陈才恢复知觉。

萨尔布拉克草原地势平缓,边境线缺少天然屏障。除了驻守在这里的边防官兵,护边员巡查也很重要。一次,魏德友骑马巡查,发现一架飞机在上空盘旋。等到飞机离开后,他在盘旋区域内发现两串通向境内的脚印,魏德友立刻向连队汇报。经过地毯式搜索,终于发现可疑人员,并将其劝退到边境线外。魏德友的胆大心细赢得连队官兵一致称赞。至今,魏德友已义务巡边20多万公里,劝返和制止临界人员千余次。

忆守边岁月,魏德友讲得动情,官兵听得入心,纷纷站起身向魏德友致以庄严军礼

使命的相承

魏德友常说,自己就是个普通人,干着普通的事,党和国家给了太多荣誉,心里有愧。而且自己年纪越来越大,真的哪天走不动了,就不能再为国防事业作贡献了。但让他欣慰的是,二女儿魏萍接过了接力棒。

魏萍告诉笔者,父亲一天不到边境上看看就感觉少了点什么。“一次父亲巡边遭遇暴风雪,迷失了方向,被困了5个多小时。我们担心得要命,央求他回家养老,可他却不为所动。”魏萍深深理解父亲对边防割舍不下的情感。在父亲的感召下,魏萍辞去在山东的工作,回到萨尔布拉克草原,当了一名护边员。

“这几年边防的变化真的太大了。”魏德友说,以前边境线上光秃秃的,现在有了3层铁丝网,还有防火隔离带。“边境线上各个点位都有监控覆盖,时不时还能看见边防官兵利用无人机进行巡边侦察。”魏萍接过话茬,“各类边防公路也得到修缮,无论严寒酷暑,边防官兵和护边员都能吃到新鲜的蔬果。和父亲相比,我们新一代戍边人幸福得多!”

魏德友告诉笔者,战士们的执勤装备也升级换代了,作训大衣既保暖又轻便,新式水壶即使在零下30摄氏度的室外,保温效果也很好。装备器材的改良大大提升了边防一线的执勤能力,这也是国富军强的体现。

笔者看到,魏德友家周边种了上千棵树苗。他特别喜欢树,说一代代戍边人就像这一棵棵树,扎根边防,蓬勃向上……(高健华梁晨郝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