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西卡/现在,没有一定要和父母和解

谢金燕电视台外等猪哥亮。(图/资料照、华视)文/洁西卡

今天看猪哥亮在镜头前呼吁「谢金燕小姐」公开与他见面,瞬间「归巴肚火」。猪哥亮是不是坏爸爸,我这位乡民是无从置喙,但在我看来,猪哥亮却是「自我感觉太过良好」的爸爸。

一个人生在世,要从屁孩长大人,顺利能在社会上自给自足,靠得当然是很多人的帮助,其中爸妈具有「养育之恩」的「常识」,什么国文课本还是传统民间故事还会说得少吗?根本无须多言。

但自己和爸妈终究是不同的个体,「有人就有江湖」,即便有血缘也是一样,武侠片里有血缘的可以杀得乱七八糟,江湖如此,家庭小社会也是如此,现代人不如传统社会的大家庭关系更加紧密,社会的快速变化也让家庭关系时时存在挑战,小至容易玻璃心,大至像猪哥亮这种抛妻弃子出国深造的,也是大有人在,这时候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就不如国文课本这么简单,我们都不要忘了,父亲背影之所以令人沉重,就是因为我们都知道父母用了一种自己认为爱的方式在爱我们,但却有时迟钝、厌烦或无以承受。

我的父亲在我小时候因为在外工作而不常回家,作为相较抛妻弃子让他们自生自灭的父亲,爸爸每个月都会汇钱回家,让我与兄弟母亲衣食无虞,但父亲在成长之间的缺席,让我们与他陌生,在他退休之后,有机会时常与家人相处时,不仅生活习惯不同,母亲的依赖也很习以为常地放在已经出社会,忙碌于工作的孩子身上,而非丈夫。爸爸认为自己受到冷淡,孩子们不知感恩,生活开始出现许多龃龉

身为孩子的我们,当然不会不清楚过去他所付出的努力,但陪伴相处原本就需要时间记忆中每个重大时刻都是母亲,原本就无法一蹴可几,应该稳固的家庭关系,却随之崩解成各种心结。

另一位朋友H,小时候母亲与父亲离异后独自将她扶养长大,有幸考上北部不错的公立大学,但却无意间让母亲知道她与同班同学男友同居,让母亲气了一年之久,甚至气成躁郁症。三天两头北上突袭「抓奸」,认为女儿「失身」和自己「教育失败」有关,时而冒出「妳去给人干死吧!」甚至还失心疯说出「女儿之所以能考上好学校,一定是跟男人睡来的!」朋友A既伤心又痛苦,知道母亲是她唯一的依靠,但却在这种恐怖平衡之间让自己痛苦。

同学P爸妈从小感情不睦,在他记忆中妈妈还曾带着当时幼稚园的他到宾馆抓奸,一面长大的他,一面看着父母拿着菜刀互相叫嚣。虽然顺利的长大了,但这些影响他的童年回忆,却久久无法释怀,「对呀!我是成功长大了?但这些事情却会跟着我一辈子,包括和女朋友之间的关系和对人的信任。」

嗯,对啦,托你们的福,我们是长大了,长成遍体麟伤的自己!

我记得曾经因为家庭的原因去参与咨商,咨商师说:「现在的你,不一定要和父母和解!」顿时非常惊讶,这与我脑中的伦理常识相违背,但却不知道为什么顿时觉得肩头松了。孩子与父母解不开的感情,令人痛苦,若无法做到,就先放着,可以尽力的就尽力去做,但心结需要时间,何苦时时逼着自己,变成不甘愿的讨好或是匮乏?

▼谢金燕送猪哥亮的外套。(图/华视)

和好是表面上的形式,我们依旧能待父母如同尊敬的长辈一样给予付出,然而和解却是,在心里解开那个结。我们怎么会不知道爱呢?因为爱才让我们感受到痛苦,这个社会已经穷尽所有途径告诉你,我们应该爱着自己的父母,但爱却让我们痛苦实在有点矛盾,让我们无法直视自己和父母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

说回猪哥亮,先不论是否是媒体炒作,无法理解女儿给他的信和礼物是从那些心结的小小缝隙中,奋力挤出一点点空间让心意能够被传递,一味的要对方照着自己的方式才是真正的爱,但这是自私,也是自我感觉太过良好。

很多人都会想,「猪哥亮能活也没几年了」,猪哥亮本人也是如此宣称,认为女儿应该要公开大方地与之见面,但如果那一点不被体谅和宽容的心思,硬要长成如同父母从小对孩子长成自己理想模样的扭曲期待时,要如何和解呢?拜托放过你心爱的孩子吧!往后的回忆未必苦涩,但遗憾的是从来不曾被理解,与父母的爱与心结仍然是不可承受之重。

作者洁西卡,乡民。本文为投稿,不代表公司立场。88论坛欢迎多元声音,投稿请寄至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