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后期照护拟放宽适用对象 半年后定案

员郭医院家庭医学科主治医师郭亭亚(左)表示,员郭医院团队「员自宅」提供连续性照顾,不只是PAC,从在宅急症照护到居家安宁都有做,希望让病人依照想要的方式生活,在最自在的地方训练走路,要离开了的时候,也在最自在的地方好好地走。(林周义摄)

急性后期照护(PAC)是决定病患是否走向失能的关键,目前适用对象包含脑中风、创伤性神经损伤、脆弱性骨折、衰弱高龄。健保署长石崇良指出,面对人口老化,未来将衍生出更多需求,例如在宅急照护个案中,有人感染控制好后也会需要复健,未来将讨论扩大适用对象、放宽适用时间,预计明年上半年检讨,下半年提出模式,拟先试办再上路。

石崇良表示,明年就是超高龄社会,每5个人就有1个65岁长者,2050年则会增至766万。不到30年,会增加300多万名长者。以目前400多万长者来看,15~16%是失能者,85%则是健康、

从亚健康到失能的重要分水岭,是急性发作后有多少可以恢复。石崇良说,很多糖尿病、高血压的病人会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特别是脑中风。一旦发生脑中风,急性时间很可能导致失能,复原的关键在黄金期我们投注了多少资源。

石崇良表示,我们过去都是讲治疗疾病,现在不讲治疗疾病,而更重视恢复功能,PAC是希望在黄金期挽回更多功能。脑中风的黄金复原期需要取血栓,让血管打通。去年10月起,健保署已把取栓给付条件放宽,但仍有一些人会落入失能,就要靠PAC。

员郭医院家庭医学科主治医师郭亭亚表示,PAC适用对象包含脑中风、创伤性神经损伤、脆弱性骨折、衰弱高龄。以员郭医院团队「员自宅」提供连续性照顾,不只是PAC,从在宅急症照护到居家安宁都有做,希望让病人依照想要的方式生活,在最自在的地方训练走路,要离开了的时候,也在最自在的地方好好地走。

石崇良表示,每个病人的程度不一,有些人需要强度高的住院PAC,一些人需要社区PAC,每日来回门诊,还有一些则是需要居家PAC。未来的检讨有几个重要方向,第一个是适用范围的扩大,例如在宅急照护个案中,有人感染控制好后也会需要复健。

第二则是时间,石崇良表示,PAC以一个月为原则,但依不同病情、个人状态给予调整。第三个检讨方向是PAC之后的衔接,包括居家医疗、社区的日照中心,或是入住宿时长照机构等。而现行论日支付也可能会调整为包裹式支付。健保署预计半年后提出新模式,下半年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