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义长庚深层脑部电刺激手术 降低巴金森氏症用药
▲▼ 嘉义长庚神经内科谢宗达医师(图右3)/陈兆晖医师(图右2)、神经外科郑群钰医师(图左4)透过深层脑部电刺激手术巴金森氏症病人带来新希望 。(图/记者翁伊森摄)
记者翁伊森/嘉义报导
65岁的陈先生,罹患巴金森氏症已超过十年,随着症状的持续恶化,动作变得越来越迟缓,步态困难需要助行器的协助,每天服药次数不断增加。在嘉义长庚巴金森跨专科治疗团队的评估后,接受「深层脑部电刺激手术」(DBS)。手术后第五个月的追踪显示,病情有了明显的改善,除能够使用辅具行走出门,更大幅降低服用药物的种类和频率,生活品质也因此大大提升。
嘉义长庚神经内科谢宗达医师指出,随着台湾步入高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数量不断攀升,相关的脑部退化性疾病也随之增加,而巴金森氏症是一种与身体动作和走路姿态有关的退化性疾病,主要是由于脑部细胞退化,导致无法分泌足够的神经传递物质-多巴胺,当多巴胺不足时,人体的动作协调性便会出现问题,表现为动作缓慢、不自主颤抖、四肢僵硬以及步态异常。另外,还可能伴随着精神上的忧郁表现,以及记忆减退等症状。
▲深层脑部电刺激手术巴金森氏症病人,利用电极植入结合药物治疗及持续的运动训练,让病人仍可拥有良好的生活品质。(图/记者翁伊森摄)
神经外科郑群钰医师表示,尽管医学上可以透过药物补充多巴胺来治疗巴金森氏症,但无法延缓神经细胞的退化,而药物治疗五年以上的病人,可能会开始出现对药物反应不佳或药效波动不稳定的情况。这时,深层脑部电刺激手术(DBS)便成为了一种可行的替代治疗方法。
郑群钰进一步说明,深层脑部电刺激手术是利用在大脑内植入刺激电极来取代药物的化学刺激,以达到治疗效果。但由于所需要刺激的丘脑下核体积非常小,且位于人脑中最深层的脑干附近,周遭有着重要的神经血管,所以手术的成功取决于是否能够精准地把电极植入。嘉义长庚新启用的「精准影像导引手术中心」,不同于传统立体定位框架式的手术,而是采用的无框式术中电脑导航定位,只须在头上安装五或六个定位点,病人术中即可进行电脑断层扫描,并将当下所完成的影像与术前核磁共振模拟的路径相结合,精确地找到目标,有效提升手术的精准度,缩短手术时间,降低风险和并发症。
▲ 嘉义长庚杨仁宗院长引言。(图/记者翁伊森摄)
杨仁宗院长强调,嘉义长庚所发展的深层脑部电刺激手术(DBS)在结合精准影像导引下,病人术后动作障碍问题能获得改善,但巴金森氏症目前虽然仍无法根治,但透过病人与医师的充分沟通合作,结合药物治疗及持续的运动训练,巴金森氏症病人仍可拥有良好的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