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森症病人植入「深脑刺激器」 健保8月起整组给付!

巴金森症病人植入「深脑刺激器」,健保8月起整组给付!(图/深脑刺激器植入手术资料照/中国附医提供)

记者严云岑台北报导

为减轻巴金森氏症患者就医之经济负担,健保署日前召开药物共拟会议决议将「深脑部刺激器」所需使用的导线、导线延长线及导线固定盖等3种组件一并纳入健保给付,自108年8月1日起实施,估计每年有近300名病患受惠。

巴金森氏症是一种运动神经系统退化性疾病,患者常出现肢体僵硬、颤抖、失去平衡感动作障碍相关症状;但往往遇到药物治疗的瓶颈临床对于药物无法控制的巴金森氏症患者,会建议外科手术进行深层脑部刺激术,借由电刺激调节视丘下核的异常活性,控制不正常的脑神经讯号,成了另一种治疗选择。

健保署表示,鉴于深层脑部刺激术有其临床疗效且合成本效益,健保于104年1月1日优先将主要植入的「深层脑部刺激器」纳入给付,支付点数单侧刺激器为22万4070点,双侧刺激器为44万8140点;105年7月1日再度放宽「深层脑部刺激器」给付规定,不限终身给付一次。

健保署考量病人装置「深层脑部刺激器」后,除了植入于锁骨下之电池外,还需要植入一组细长电极导线,借着产生电流来控制调节脑内不正常的活动讯息,而后者目前还需要自费

为保障民众就医权益及提升医疗品质,经慎密评估及搜集资料,争取预算提案至全民健康保险药物给付项目及支付标准共同拟订会议讨论后,同意支付装置「深层脑部刺激器」所需之导线8万5000点、导线延长线2万2000点及导线固定盖2万点,新制自108年8月1日起实施。

健保署表示,巴金森氏症病人是否需装置「深层脑部刺激器」,必须经由医师临床评估是否符合适应症。健保给付该项导线之组件,限装置深层脑部刺激器患者使用,以申请一次为限。估计健保一年挹注7千多万点预算支应,有281人次受惠。未来健保署会持续将医疗资源运用于涵盖不同科别领域的病患共享,精进医疗照护品质及守护全民健康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