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偶共欢 一场死神舞会
瘦骨嶙峋的手指叩叩敲着桌角与抽屉,就此唤醒了黑暗的想像。戴着面具的骷颅倏然从地上的灰烬窜起,白纱人形翩然起舞。还有一位长相特异的黑衣妇女满场奔波,人头马身的怪偶竟然匍匐上桌。这是一场死神的舞会!首度来台的德国图宾根形体剧场偶戏《飞跳˙咏叹调》,透过单人偶戏,呈现出一场关于死亡的魔幻奇想舞会!
图宾根形体剧场由身兼导演、制偶师与演员的索恩乐(Frank Soehnle)创立,至今已廿年,是目前欧陆极为热门的演出团队,风格强烈且量产,经常性地参与实验短片、剧场等跨领域制作。
奇特的是,出现在图宾根舞台上的偶既绝不可爱也不缤纷,他的偶多是细长、线条简单,骨骸骨架般「瘦骨嶙峋」的样貌。他的偶戏也没有对话。
此外,索恩乐也是一个「表现欲」极强的操偶演员,演出中,他不仅以双手操偶,他直接与偶站上舞台,他从表情、呼吸到手脚的每个关节动作都使用到,仿佛全身都在与偶互动共舞。
同时,图宾根的创作方式很有趣,他们曾经从尚˙惹内、班雅明、卡夫卡等作家的故事发想作品。但也经常从材质的特性发展出创作。像二○○五年的《液态皮肤》,索恩乐以透明的冰块、塑胶片与宝特瓶罐来制偶,以冰冷材质并擅用这些材质间异同,呈现人类的故事与感情。这个演出进行之中,冰制的脸消融成为地上的水滩。
这次来台演出的是以死亡为主题的《飞跳˙咏叹调》。索恩乐运用大量象征死亡的物件:骷髅形体的偶、破败的纱帘及灰烬余土等。索恩乐一人独自操偶,现场有两位乐手演奏,索恩乐与骷髅戏偶们低语呢喃、深情共舞,时而阴郁展现死亡的黑暗深沉,时而戏谑表现死亡也可能欢愉轻盈。
索恩乐笑说:「身为一个操偶师,就是要把死的东西变成活的嘛!」他认为,死亡有很多种面向可以去想像,「只有从死的东西里头,才更能体认活着的生命是怎么一回事。」他以诗意地方式形容死亡:「就像一阵冷风从窗户吹进来!」《飞跳˙咏叹调》五月十二至十五日在台北国家戏剧院实验剧场演出,廿一日在台南市立文化中心原生剧场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