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你我他/婆媳無法手作 烏魚子成絕響
乌鱼随冷气团南下时,婆媳俩均可借此赚到一笔可观的年终,犒赏自己和家人。图/李政达提供
乌鱼是回游性鱼类,又称信鱼,每年冬至前后都会回游至台湾近海产卵。 耆宿相传,回游至台湾的乌鱼必须拜过王城(安平古堡),才是最肥美,鱼卵最饱满的时候。
母亲来自近海贫脊渔村,在「水仙宫市场」经营鱼货生意超过半世纪。每至岁末年终,母亲会做些乌鱼子分享亲友,那时渔业资源丰沛,传承自外公祖传腌制乌鱼子的秘法,吃过的人都赞不绝口。
野生乌鱼子的制作过程极费工,新鲜的乌鱼卵巢取下清洗后,要去除鱼卵薄膜上的血管去腥,太用力会破,力道不够又刮除不了,且又需兼顾时效保有鲜度,加上补漏、上盐、压板等一道道繁复手续,既是细活又是粗重的工作。
母亲年过八旬后体力日衰,适逢内人自公职退休,在母亲有标到乌鱼的日子,内人只得穿起胶鞋卷起衣袖,分担老人家的辛劳,几年下来驾轻就熟深得母亲精髓。乌鱼随冷气团南下时,婆媳俩均可借此赚到一笔可观的年终,犒赏自己和家人。可惜近年渔业资源匮乏,台湾近海捕捞到的野生乌鱼愈来愈少。
信鱼无信,两年前内人动了髋关节置换手术,母亲也发现轻微失智,压乌鱼子的板子也收起,前阵子北漂的女儿返家说:「好多吃过奶奶乌鱼子的朋友都在问,为什么不再做乌鱼子了?」我们夫妻俩对望一眼,心中思忖这老天赏赐的美味只怕要成为绝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