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主題館/別漠視心理腫瘤 家人互動是抗癌關鍵
亚太肿瘤学交流基金会、血液病学会、联合报健康事业部与肿瘤治疗创新公司BeiGene举办「促心常谈,爱心无距」癌友家庭交流工作坊,期待癌友家庭获得更多支持,提升身心需求的重视。图/亚太肿瘤学交流基金会提供
「医师,我老婆生病,我已当了10几年和尚!」「我不敢和太太说太多我生病的事,她容易紧张、忧郁,怕她担心。」这些都是发生在癌症家庭中的病患、家属心声,凸显出家属背负的压力不比患者少。专家提醒,当家中有亲人罹患癌症,除了专注抗癌,身心的支持也是重要关键,若缺乏身心支持,身心能量的耗损就会加剧,全家生活可能因此瘫痪。
病患与家属 身心压力大
在财团法人亚太肿瘤学交流基金会、中华民国血液病学会与联合报健康事业部日前携手举办的「促心常谈,爱心无距」癌友家庭交流工作坊中,医师等专家,以及参与的血癌、淋巴癌病友、家属,谈到罹癌过程及照顾陪伴上的压力,皆百感交集。
财团法人亚太心理肿瘤学交流基金会董事长、马偕纪念医院精神医学部资深主治医师方俊凯分析,癌症家庭易面临心理、经济压力,以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或淋巴癌为例,靠抽血等检查,很快就能知道结果,常让癌友家庭的身心压力在短时间剧烈起伏。
在家治疗 身心陷空窗
「不要抗癌成功,心却面临瘫痪。」方俊凯表示,癌症病患在医院接受治疗之时,多数可获医疗团队、癌症心理师等支持,但疗程结束返家后,在家用药期间,病患、家属的身心支持易陷入「空窗期」,此时病患、家属在家中的身心状况,以及拥有「好好生活」的能力,更须留意。
方俊凯呼吁,当病患、家属陷入身心困境,尤其是涉及安宁、精神健康等问题,千万不要害怕与医师咨询、交流。无论是政策层面或医疗端,皆建议在这段空窗期提供更多资源,例如可考虑将这段期间的心理咨询纳入健保,为癌症病患、家属提供更多支持。
中华民国血液病学会副秘书长、台大医院血液肿瘤部主治医师刘家豪指出,根据观察,不少罹癌病患的家属往往被迫扮演「模范家属」角色,特别是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等病患,病程可能长达10多年,而这段时间的慢性压力,常让有些人连和朋友用餐、出门旅游都充满罪恶感,十分辛苦。
不强迫乐观 要互表心意
方俊凯提醒,在抗癌过程中,不少癌症病患的家庭生活,因为完全以癌症为中心,反而忘记如何「好好过生活」,建议家庭成员可在新的生活型态中继续互动,不要害怕放松,尽量不要强迫对方乐观。刘家豪则建议,当家人看到对方的辛苦、寂寞,可以用一个拥抱、一句感谢表达心意,让互相支持的力量更强大、稳健。
这次工作坊活动的合作伙伴全球肿瘤治疗创新公司BeiGene(百济神州)总经理陈益雅则分享,她曾是癌症病患照护者,对于这段时间的心情起伏「感同身受」。希望透过这次工作坊活动,让癌症病患和家属获得更多支持,并让他们的身心需求受到应有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