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团批国教政策错误 酿补习乱象
108课纲实施后,补习班竟如雨后春笋般成立,招收小学生的补习班甚至成为大宗,「宣告进入大补习时代」。图为台北市许多学生在放学后前往知名「补习一条街」的南阳街周遭。(杜宜谙摄)
面对台湾补习班比超商多的现象,教团表示,不少家长忙着工作赚钱,就将小孩丢给补习班照顾,同时学生想进好学校,也会去补习。他们认为,政府应改善劳工的劳动条件及调整升学制度,才可避免补习班不断增加。
全国中小学校长协会理事长、台北市延平国小校长陈清义表示,补习班这么多,绝对不是学校老师教不好,而是许多家庭的父母亲都在工作,无法接孩子放学,就让孩子放学后去补习班待几个小时,等下班后再去接他们。
陈清义还提到,由于12年国教政策错误,家长为避免孩子升学时受太多苦,就会让他们国小毕业后进去私立国中就读,然后直升高中部,以后只要参加高中升大学考试就可。但以台北市来说,许多私立国中每年招生时都有4000多人报名,筛选考试比国小阶段难很多,学生只好去补习,以便在激烈竞争中胜出。
全国教师工会总联合会理事长侯俊良指出,这些年国内升学制度虽有一些改善,但最终还是看考试成绩,而社会观念也重视文凭,学生为了进明星学校,只好往补习班去。他认为教育部应调整升学制度,补习班才会减少。
教育部表示,若以最近10多年来看,2012年补习班数量1万8709家,到今年9月中旬为1万7564家,已减少1145家,减幅约6%。因少子化,家长更愿意投注资源于子女能力提升,因此补习班业者以客制化教学、小班教学等模式,回应家长需求,致文理类补习班于108课纲实施的2019年至今年小幅增加约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