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沙龙:青春记忆之八十年代中学生活
时间:12月24日(星期六)下午2:30——5:30
内容简介:
今天,八十年代成了一个特殊的命名。它如同一件纪念品,珍藏在每一位亲历者的心底,历久而弥新。它散发出一种清澈的光芒,穿过时光的尘埃,照亮我们混沌的当下。
八十年代中学生活也打上了那个时代的鲜明印迹。其光影、气息和氛围都与今天的学校有着那样的不同。古人云“温故而知新”。本期沙龙邀请一群八十年代中小学生活的亲历者,与大家分享各自的经历与感悟。
特邀嘉宾:
主持人王丽: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从西方的角度来说,今天是一年当中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所以特别欢迎大家来到我们这个沙龙。我们沙龙今天的主题也是有着特殊的意义,叫做八十年代的中学生活。在座的可能有一部分人是经历过那个年代,我想大家心中对那个年代可能都怀着一份特殊的记忆。在我的印象里边,80年代有这么一个特点,我们整个国家好象走过了一个漫长的冬天,独立迎来了一个万物复苏的春天,好象一切都充满了希望。就像朱自清散文的《春》里描述的,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一切都欣欣然张开了眼。这样的氛围和气息也传递到当时的校园当中。
今天怀念80年代大学校园生活各种各样的作品已经有不少了,有小说、散文、电影、纪录片等等。但是怀念80年代中学校园生活好象还没有,所以我们今天请了任曙林先生,我们来共同怀念特殊的年代。我们可以从中进行比较,那个年代的校园究竟跟我们当下校园有哪些差异,有哪些东西是永远的消逝了,有哪些东西可以再寻找回来。
我们的沙龙从10月份开始已经跟本站教育频道合作,这位是教育频道编辑李红颖小姐,在本站教育频道上我们开辟一个专版,而且现在反映还不错。特别是有一些很喜欢我们沙龙,但又不可能现场过来这样一些朋友,他们就可以看到我们沙龙每一期的现场录像以及一些文字等等。大家感兴趣可以上本站教育频道看一看,可能也会看到你的面容。
今天先请任曙林先生来介绍一下,任先生在80年代有一个特殊经历,他在当时自己用一架照相机,当时也不太多见的一架照相机,跟一个北京的一个中学,在这个中学里边连续拍了十年时间。所以为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代留下了一个非常珍贵的记忆,他的这些摄影作品后来结集出版,就叫《八十年代中学生》,在798做过一次展览,非常受大家欢迎。
今天我们先请任曙林先生来讲讲他当时的经历以及他脑海里80年代的中学校园,大家欢迎。
>>任曙林介绍拍摄八十年代中学生活的故事
>>向蓓莉(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介绍中学生活
>>王丽(21世纪教育研究院)介绍八十年代的中学老师生活
>>网友互动:说说我们的中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