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才能重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作者:王智远,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现在要开一家卖菜的店铺,你会怎么选择?
有两个档口。A档口在一个菜市场里,B档口也在菜市场里,不过,旁边还有两个其他的菜市场。不出意外,大多数人会选择A,因为竞争少,赚钱机会多。其实,一些智慧型商贩,会选择第二个。
是不是有点奇怪?这件事就发生在我家附近,从那里我学到一条宝贵经验:问题,困在结构里,解决问题,除了解决问题本身,还要跳出结构看事情。
为什么这么说?跟你讲两个故事。
第一个关于买菜:
最近写一条笔记,吐槽家门口的菜市场。意思是:周围小店,都关门了。地产商不愿意看到空着的店铺,就在附近又开了两个菜市场。我在想,开什么不行,非要开菜市场?是不是故意的,还是为了生存?
我还说,中国人做生意喜欢直接竞争,如果别人做得好,我们直接抄,国外做法不同,他们更懂得互补。比如:如果别人开了超市,他们会考虑做一些超市没有的商品,或者,提供互补的服务,这样大家可以一起赚钱。
这么说,并非空口无依据,早些年还有一个经典故事:
这家超市是美国的Trader Joe's,1967年,由乔·哥伦布(Joe Coulombe)在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创立,目前,在全美有571家门店,遍布42个州,是美国主要的连锁杂货店之一。他们卖的东西,跟别的超市不太一样,要么质量好,要么是性价比综合起来比较高。
所以,我开始思考:三个菜市场汇聚一块,每个摊位都在卖相似的东西,怎么还能赚到钱?直接竞争,最后不都得拼谁的价格更低,性价比高吗?
很快发现,我理解有误。
这几天,趁着买菜时,故意和商贩们聊了聊。一位老板娘告诉我,进货方式是“37原则”。30%的货物是自己种植的,或者来自大棚,这部分商品不仅新鲜,成本低,利润也相对较高;剩下的70%则从新发地市场批发来,这样进货能保持微薄的利润。
比如:西红柿,从通州永乐运过来,卖3.5元一斤。品质和市场上5块一斤的差不多,客人买过一次满意了,下次自然就回购了。
不仅是卖菜,大家都在努力积累自己的常客,摊位旁边放着一个“加微信好友”的牌子,我们每天都会在朋友圈更新一下,周末还会组织团购,很多年轻人都愿意预定。
嗯,明白了,原来在看不到的地方,挖掘利润。
另外,我还发现一家卖鱼的摊位特别受欢迎。他们与旁边竞争对手,只隔着一家调料店,但顾客明显更偏爱他们。
我好奇地买条鱼,本来打算询问原因。结果,店主卖完后问的话,给出了答案,他说:你打算回去怎么吃?蒸还是煮?我说,蒸比较好,毕竟新鲜的。
没想到,他紧接着给我提供几根香菜,这种恰到好处的贴心,让我觉得很有价值。
后来才理解,用户要便宜,就不要争论价格,应该把心思放在展现其他价值上,表面上看起来在直接竞争,其实是间接性竞争。
可是,这还没有解决我三个菜市场在一起内卷的问题。
一个商贩说,竞争激烈一直存在,三个在一起的优势是,人流量大,大家买菜都来这,复购率就变高了,这种“集市效应”其实帮助大家把周围更多的社区流量吸引过来了。
所以,问题困在结构里,单一视角,往往会限制我们。
第二个故事:巧了,也在家门口旁边。
这次在左手边一条商业街上。以前这里有很多店铺,像晨光文具、麻辣烫、兰州拉面、饺子馆、西餐厅和超市。这条街生意一直不错,每天中午有很多上班族和农民工来这里吃饭,晚上撸串的也不少。
但这条街店铺有些老旧,需要翻新升级;无奈之下,有些商户都搬走了。搬走前,我还特意去我经常光顾的拉面馆,吃了最后一碗面。老板告诉我,三个月后翻新完成,他们会搬回来。
听起来是个好消息,时间飞逝,三个月过去了,有几家商铺按计划搬回来,也有一些被罗森便利店和冻柠茶等新商铺取代;可生意没有以前那么红火,甚至几乎没什么人光顾。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观察一下,以前店铺都是小店风格,门牌和整体风格都很朴实,像邻家小店一样,价格也亲民,很容易吸引顾客。改造后,店铺门牌变高了,这种高大的门牌,给人一种消费很贵的感觉,原来上班的人和农民工,都去了更远的一条街。
图释:放弃小店形象后的一条街,拍摄于2024.7.28
我自己也去体验几家店,虽然价格并不贵,感觉却明显不一样。所以,当庞大结构发生变化时,问题会被放大、或改变形态,导致只看到表面现象。
什么是结构呢?可以想象成一栋房子的框架,决定着房子的形状和大小,还决定房子整体功能。不同的情况下,“框架”或“结构”还掌握着事情的发展方式和最终结果。
结构表现为物理形式,如:地产商对商户门店的整改要求;也可以是经济形式,如,我家的菜比你家便宜。
还可以是消费行为的表现,比如:来我这买菜的多是年轻人,他们注重服务态度,不介意价格稍高。
商业街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周边人群,并维持顾客的持续复购;对于左边商业街来说,门牌和外观的升级给人一种高端的错觉,这种做法,忽视最关键的一点,即,没有以周边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导致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对右边卖菜的商业街来说,三个菜市场同在一块,看似配置造成必然的竞争,实际上,“集市效应”撬动的周边资源杠杆,无疑提升整个区域的商业活力。
因此,结构决定着问题的形成、发展和解决的方式。
结构里藏着巨大的改变力量,学会怎么识别并掌握结构,简直像人生的一把金钥匙。
教育使我们将不顺心的事视为“问题”,然后,忙着解决。实际上,创造某样东西时,行动,是为了让新的东西诞生,这和解决问题的动机完全相反。
有时候,遇到棘手问题,第一反应是想马上解决掉,这种急急忙忙的态度,往往没什么帮助,反而让我们更烦躁。
爱因斯坦说过一句挺有意思的话:你不可能在问题产生的同一层面找到解决方案;聪明人是在解决问题,真正聪明的人,是在避免问题。
什么意思呢?如果我们想要彻底解决一个问题,就要提升思维层次,换个角度看问题。
比如:卖菜的老板、卖鱼的老板,单纯地在价格上竞争,永远都摆脱不了价格战;他们成功地把关注点从价格转移到了服务质量、顾客体验上,就创造出了竞争优势。
实际上,他们在利用这一点,只不过看不到更高视角。
系统科学家Russell Ackoff也分享过类似的观点,他说:你认为最好的做法是解决问题吗?未必。最聪明的方法,是把问题转变成非问题。
这意味着,要重新设计问题产生的环境,让问题自己消失。这种处理方法不仅聪明,还能从根本上阻止问题再次发生。
说白了,真正的改变,是创造新的结构;结构发生变化时,面对事情的方式也会随之改变,这让创造重要的事物变得更容易。
要知道,所有重要文明进步,大多是通过创新实现的。
可笑的是,大部分人接受的教育不是创造性的;与我们通常的学习方式相比,创造过程本身是一种全新的结构,培养创新者的教育与大多数人的成长环境完全不同。
如果只把创造,当作解决问题的工具,那永远也创造不出真正重要的东西;只有当隐藏的结构真正发生改变时,最小阻力的路径,才会自然指引我们达到目标。就像:河床不改变,河水会继续沿着原来的路径流动。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曾提到,不应该与现实正面冲突来改变现状,正确的方法是,构建一个新模型,让旧的模型自然过时。
这就意味着,真正的智慧不仅在于解决问题,在于以一种全新的方式,重新定义问题和解决方案;这种识别力可以让过时的做事方式迅速变得过时,这就是战略的成功。
当学会了结构思考,就不会再问“怎么解决这个烦人的事”,而是会思考“通过什么样的结构,创造出我想要的结果”。
显然,设计结构者是高维的。不过,设计结构和结构化,是两个东西,前者代表创建一种新框架,实现最终目的;后者代表用系统的方法,分析并解决问题。
觉得过于理论?我举个例子:
“个人品牌”,四个字很火。我一直不太愿意谈,因为建立个人IP非常困难。
香奈儿创始人Coco Chanel说过:“风格是知道自己是谁,想要表达什么,然后,对别人的看法不予理会(not giving a damn)。”
一个人的价值,是由愿意为你付出最高价的少数人所决定的。注意,是那些少数人中出价最高的,这个价格反映了你个人IP的长期价值。
拿商品来说:有些品牌因为常年打折,许多消费者只在降价时才会购买,从不全价购买;爱马仕、香奈儿和LV非常保护品牌形象,价格一直在上涨,很少有公开的大规模促销,其产品自身也具有投资价值。
以爱马仕的Birkin包为例,从1980年代初推出以来,每年的平均升值率约为14%,现在已经被视为一种投资品,其表现甚至超过了同期的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
Coco Chanel 说过:最勇敢的行为是独立思考,然后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要做到不可替代,始终与众不同。
对于年轻人,没有足够的经验和见识,如何打造出IP?花里胡哨的动作,会浪费掉更多时间精力,最终把自己降格到促销廉价的品牌上。
提升和创造价值本身看似不难,也很难,实质在于三个循环动作:产品、作品、内容。
产品解决商业化的问题;作品和内容解决影响力的问题,但要持续产出有价值的作品,就需要深入行业、生活中,解决具体问题。
古典IP有很多。
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道法自然”,对中国乃至东南亚都有深远影响。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如同一个紧箍咒,影响一代又一代商人。
从伟大人物(IP)来看,他们将更多精力放在创造理论体系上。明白这一点,就会理解那些愿意为你出最高价的少数人,这个最高价,反映了个人IP的持续价值。
因此,想拥有高价值,必须要设计自己的结构体系,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你可能会说:“设计结构听起来不错,日常中,几乎没有机会去设计结构,总忙着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真的很难。怎么办呢?”
那就积累:结构性优势(Structural Advantage)。
当你和别人做着同样的事情,不管你多努力,最终,都会陷入为“掌握系统权力的人服务”;你越努力,为他们做的越多,争取到自己权力的能力反而越弱。
要获得真正的权力,需要不断思考并实践:“我如何能做出不同,占据一个独特的位置?”这要时间和耐心。因为有了差异化,更容易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比如,3—5年的机会不会有人和你争。原因有三:
一,大多数人没有足够的资源坚持;二,机会在短期内可能看不出效果,不会立刻反馈给你成果;三,人们在不确定时,会寻求安全感,他们常常会问周围人:“你怎么看这个机会?”来增加自己的信心。
我注意到,有些朋友折腾几年,还是原地踏步。他们犯了一个大错误:从没考虑过,在哪些方面能建立起持续增长的优势。
他们常常幻想着,没有任何优势,就能单凭努力就超过竞争对手,获得巨大的回报。
每个人构建“结构性优势”起点不同,可以从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出发,无论多小,只要能积累,就能在选择的领域里,逐渐积小为大,越来越容易。
所以,可以思考一下,五年后,想在哪里?这是设计结构的最好方法,从经营角度,同样受用。
问题,困在结构里。
解构,才能重构;只有识别出庞大的结构,才能察觉到隐藏在当中的细微问题;一旦明白问题所在,就能够逐步解构一切。愿你拥有跳出问题,看结构的能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作者:王智远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