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马特稿/台片只拿5奖惨输陆11奖 新闻中心气氛超僵
文/华少甫
第53届金马奖圆满落幕,几家欢乐几家愁,主要奖项包括影帝、影后、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全都给了大陆影人,台湾独留男配角林柏宏跟在台湾出生的半个台湾人金燕玲,尽管结局不尽人意,但也给了台湾电影进步的动力,不过,在第一线采访的记者,在新闻中心时,其实也相当惊讶、无奈、甚至是气愤。
▲2016第53届金马奖最佳男女主角,马思纯、范伟、周冬雨。(图/摄影中心摄)
在金马奖得奖结果公布之前,除了决选团评审会被关进小房间观赏影片跟开会,其实,记者们因为采访需求,从入围名单公布的10月1号至11月初,也要挑自己有空的时间进去金马的小房间,用电脑荧幕看电影,类似于以前学生时期补习班补带的概念,有人觉得这样看电影很辛苦,但换句话说,比很多爱好电影的影迷更早一步看到经典好片,也不失为一项福利跟利多。
在看完电影之后,记者们也都有自身的爱好,因着好玩跟气氛使然,在金马奖前夕纷纷开始了一场赌注,想当然尔,大多数台湾电影人都希望奖留台湾,让《再见瓦城》跟《一路顺风》是本届大赢家,也就都把赌注押在这两部片上,但最后结果却不尽人意,一个入围6项全数杠龟,一个只得1项最佳美术设计奖,在颁奖人宣布奖项时,新闻中心可说是一片哀嚎,气氛相当诡谲。
▲第53届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奖林柏宏 /《六弄咖啡馆》。(图/摄影中心摄)
哀嚎的原因,并不单单是对于赌注的落败、金钱的流失,而是对于今年所有台湾电影的多数入围,最后却没有人得奖,感到无助跟失望。综观演员奖项的入围者,包括新演员、女配角、男配角、女主角、最佳导演等,5人里至少有2人是台湾人,如今仅剩林柏宏得奖这「一点点希望」,这样的结果,不仅仅打乱了这些入围的国片行销上的预定计划,更关乎国际的荣誉跟电影人的傲骨。
整场颁奖典礼看下来,从一开始的最佳新演员,大家都看好《八月》孔维一跟《只要我长大》的陈宇,最后孔维一拿奖,到《楼下的房客》的李杏、陆弈静能否战胜金燕玲,结果再次落败,都让许多影人感到稍稍气馁;中间林柏宏得奖让媒体稍稍放宽心,但到了最佳新导演的黄进,记者们再度感觉到不妙,因为综观得所有奖者,今年并没有所谓的「大赢家」,奖项分配的相当平均,但平均之余,以国籍来看的话,台湾却又少的可怜。
果不其然,最佳导演上,赵德胤、钟孟宏双双落马,败给了去年的影帝冯小刚;男主角更是窜出了台湾人根本不熟的范伟,把许冠文、柯震东、张学友、梁家辉等人踩在脚下;女主角方面,许玮宁、吴可熙也无缘上台,眼看两位大陆女星获得了「双蛋黄」,最佳影片原本是《再见瓦城》不要杠龟的最后希望,没想到最后竟出现了入围6项、得奖0项的窘境。
▲2016第53届金马奖评审团主席许鞍华跟执委会执行长闻天祥。(图/摄影中心摄)
台湾电影真的那么差吗?金马执委会闻天祥面对这个问题,认为并不能这样看,「入围了就代表进入到前5名,但很可惜,这次台湾大部分的入围电影最后都排在第2名或第3名。」也强调金马奖给奖从来不会考量政治、地区等外在因素,「一切就片论片。」
细数过去几年的大赢家,2013年《一代宗师》获得最佳女主角等5个主要奖项,2014年《推拿》夺6奖傲视群雄,2015年在《醉‧生梦死》拿4奖跟《刺客聂隐娘》拿5奖的强力加持下,获得了12个奖项,相当难能可贵,今年只拿5奖,明年能否卷土重来,有待电影人再加一把劲。
●作者华少甫,《ETtoday东森新闻云》娱乐中心电影线记者,看过的电影不算多,文笔也不算好,但希望能借由自己的文字,让更多人了解每部电影的迷人之处。以上言论为个人立场,与公司无关。ET论坛欢迎云友更多参与,也欢迎网友发表高见,投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
►电影新闻+实用资讯,加入『ET看电影』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