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红石峡 榆林的掌上明珠

石峡不仅有优美的边塞风光,更因有大型摩崖(将文字直接书刻山崖石壁上)石刻群而闻名遐迩,被誉为「塞上碑林」。红石峡是集自然与人文于一体的名胜地,是陜西榆林八景之一。

榆林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万里长城从它的北部穿过,号称长城第一台的镇北台就在榆林。出榆林古城沿榆溪河北行5公里,便到了东西两岸红岩对峙、长城穿峡而过、榆溪河流淌其间的红石峡。其北连红石峡水库,西接沙地植物园东依易马城,南为榆溪河川。榆溪河自北而南穿峡而过,峡间柳树成荫,坡上还有柠条沙蒿、杂草等植被;峡南紧靠北岳庙村,居住村民约80户500余人,当地人以种植玉米、土豆等农作物为主。

江南仙境 长城第一景

《榆林府志》记载红石峡,「山皆红石,环列若屏障,落日照之如霞起」、「山之两崖,飞湍电转红影外浮」、「峡中榆柳荫映,凫鹭唼呷」。所以游人说,红石峡风景优美,像是江南,又似仙境,被称为万里长城第一胜景

不仅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对此地的地形、风景赞叹不已,就连国际电影的场景也挑在这里拍摄。香港导演王家卫前卫唯美风格拍摄的《东邪西毒》,当年在国际影坛上获得最佳摄影奖;而帮助王家卫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就在于影片取景地点──陕西榆林红石峡奇特的沙漠风光,借由影片的热力放送,让世界得以看到红石峡的美。

红石峡最为人称道的是,这里有众多石窟以及摩崖石刻群。红石峡石窟的开凿,巧妙地结合地势,有的窟窟相通、有的穿窟而下,天门、地门直通峡顶以及榆溪河,整体呈现出幽静、神秘之感。窟内藻井天花板上的一种装饰)题材丰富、雕刻精美,散发游牧民族特殊的审美观

而红石峡的摩崖刻,更是远负盛名,堪称「天然碑林」,题刻大者高达丈余,小者径不及寸,诸家书法并存,真、草、隶、篆俱全,更有蒙文题刻,堪称一绝。

摩崖石刻 书法艺术宝库

综观红石峡题刻,或苍劲有力、或清秀绢丽,内容或为抒发爱国情感、或为赞誉秀美山川,各式各样的题材成为长城脚下的书法艺术宝库,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价值。1992年,陕西省将其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被列为大陆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红石峡的起源,据《榆林府志》记载,宋朝时,榆林这一带归西夏国管。当时红山有股泉水自穴中涌出南流西夏国李继迁看中这块风水宝地,派人障水别流、凿石为穴、埋葬祖先,因此,在红石峡水库的普济桥东侧立碑一座,「西夏王李继迁葬乃祖彝昌于此」,但现碑已毁。

红石峡起源另有一说。1472年,余子俊任延绥巡抚都御使,准备修长城。当时,红山北边,清水河的中央有个大海子村,村里住着一伙抢夺蒙汉人民牛羊、粮食、衣物的水贼。为消灭这伙强盗,余子俊便派人在此凿石为渠,引海水从榆林城西南流入无定河,水退后,余子俊派大军消灭了这伙强盗。当时,把凿开的石峡叫红石峡,引入的渠水叫榆溪河,两岸凿修的渠道叫广泽渠

文转B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