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现虫虫危机 安全防治不乱杀生
「黑角舞蛾」头部有明显的八字纹,碰触后会有刺痛、搔痒的过敏反应。(金门县县林务所提供)
金门县林务所在全岛放置214具诱虫器,希望降低「黑角舞蛾」的族群数量。(李金生摄)
诱虫器可捕捉雄虫或干扰雌雄求偶过程,有效控制群数量。(李金生摄)
「巨网苔蛾」幼虫为以苔为食,无毒的毛毛虫,可保持环境的整洁与美观。(李金生摄)
炎热夏天来到,金门又出现「毛毛虫」大军,啃食嫩叶的「黑角舞蛾」幼虫全岛大爆发,县林务所放弃喷洒化学农药,改采安全的生物防治法,希望借以降低族群数量,也确保蝴蝶和其它昆虫的生机,打造更友善的生态环境。
县林务所指出,「黑角舞蛾」是台湾的固有种,属于鳞翅目毒蛾科,除了台湾外,同时也分布于福建、广东、日本及印度一带。这种被民众通称为「毛毛虫」的幼虫大约4至6公分,身体鳞毛和汁液会使人过敏,属于杂食性,早年曾有严重危害相思树及木麻黄的纪录,在金门常将小叶榄仁嫩枝及树叶啃食殆尽。
该所搜集分析历年资料,目前已能有效掌握「黑角舞蛾」的生活习性及族群动态,除在幼虫数量大爆发时,以低毒性或无毒性,且经过稀释的安全药剂,进行病虫害防治作业外,并于成虫发生期的5月至6月间,在伯玉路、中山路、桃园路、和平新村、金门大学及安澜国小等幼虫族群量较高的区域,悬挂费洛蒙诱虫器共214个,借以捕捉雄虫或干扰雌雄求偶过程,有效控制群数量。
林务所强调,以往的森林害虫处理多以农药化学喷洒为主,不仅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也会让害虫产生抗药性,更波及许多无辜的蝴蝶或其他昆虫,为达成永续生态岛屿的大目标,改采生物防治或药剂注射方式,已有初步成效。
另外,目前道路出现的毛毛虫多为无毒的「巨网苔蛾」幼虫,牠可大量取食春天滋长的青苔,维护环境的整洁,对一般人并不会造成过敏反应。
由于害虫的自然防治无法达到100%的成效,该所特别提醒乡亲,毛毛虫种类繁多,尽量不要接触,若不小心触碰,以清水冲洗干净即可,若过敏症状未能缓减,就应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