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聯準會不降息 美元走強恐成定局

美国联准会(Fed)。 路透

疫情过后,全球经济开始复苏,大家也期待美国联准会将从6月开始,结束暴力升息,开始下调基准利率,而且年底前会降息三次,进一步促进全球经济成长;可是想不到,4月中旬以来,美元指数狂飙,一度涨至106,连续创五个月来新高;新台币对美元更贬破32.5元大关,创近八年新低,下一步测向32.8元,而且主要亚币全都走跌。

美元独强,其实有非经济因素与经济因素,其一是,目前有两场战争正在进行,俄乌与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冲突叠加上去,尤其是中东冲突有扩大的迹象,以色列要报复伊朗的无人机与飞弹的袭击,地缘风险持续升温,市场担心国际油价将骤然上涨,使全球通膨噩梦重演,美元走强,反映避险情绪再次上升。

其二是,市场本以为美国通膨渐降,联准会可以调降利息,但是通膨数字仍高,而经济指标强劲,也大大超过预期,美国经济不只不会硬着陆,也不会软着陆,甚至可能会「不着陆」,联准会因此不敢降利率,怕通膨控制不住;尤其今年是大选年,如果6月没有机会调降,考虑到政治因素,怕被指责偏向特定候选人,在11月大选前利率都不可能变动,这使得美元再度走强。

之所以通膨数字居高不下,与川普、拜登政府连续几年在疫情前后的大撒币有关,先是川普任内有巨额的疫情纾困支出,加上拜登任内的《通膨减少法案》和《晶片与科学法案》,这些财政支出规模太大,美国的印钞速度接近于中国2009年「4兆人民币」。过于宽松财政政策,除了增加原已沉重的债务负担外,也造成通膨难以治理。

美元走强对于各国不是好消息,尤其像台湾这样的资源进口国来说,美元走强将造成进口能源与原材料的价格上涨,将引发通货膨胀疑惧,同时也会造成经济成长率下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显示,如果美元汇率升值10%,一年后新兴市场国家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将被拉低1.9%,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将持续两年以上。

但是美元走强造成全世界的问题,这不是联准会在意的事,联准会只在意美国的通膨与经济成长,国境外的事,各国财政部与中央银行自行负责,这就是国际金融圈常说的:「美元是我的货币,但却是你们的问题。」

面对超强美元,有些国家为了出口,不惜让本国货币持续贬值,像是人民币,人民银行迟不出手干预,主要是大陆经济现在消费与投资都低迷,只有靠出口才能翻身,但是有些国家则担心贬过头了,尤其上周韩元和日圆对美元汇率分别破了1,400和154,韩国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崔相穆,以及日本财务大臣铃木俊一纷纷表示,威胁要干预采取稳定措施。

另一个方式是协调,日本与韩国是美国的盟国,在4月18日开幕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已经与美国展开协调,希望能减少冲击,美国财长叶伦、铃木俊一与崔相穆在19日三边会议后发表的联合声明显示,三方将「继续根据我们现有的G20承诺,就外汇市场发展进行密切磋商,同时承认日本和南韩对日圆和韩元近期大幅贬值的严重关切」。

但老实说,这些「口头干预」并没有办法吓走汇率投机客,真正要下重手,还是需要央行进场,由于美国过去曾再三警告日韩不得「操纵汇率」,外界解读表示,史无前例的三边会议可能代表美国已默许日本与韩国得以干预汇市,甚至不排除共同干预的可能。

对于台湾央行,未来半年正值赖清德政府初上台,维持物价、汇率稳定,是当务之急,除了央行「喝咖啡」的道德劝说,仿效日本与韩国的办法,与美国协调,也许不失是一个方法,毕竟台湾是美国坚强的盟友,华府这个时候不支持,甚么时候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