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油价大涨不致威胁全球复苏

经济学家指出,先进经济体的成长强劲、消费者出手变阔绰,有助抵销油价上涨的冲击,近来油价飙扬扯全球复苏后腿可能性不高。石油成本在GDP占比这个衡量指标,仍低于长期平均值便可佐证

全球原油需求大增,石油输出国家组织(OPEC)成员产油盟国供给量上出现分歧,驱使美国原油期货价格冲上每桶75美元,来到6年高点。美国油价尽管近来回软,周四尚维持在70美元之上,与2018年秋季的价位相去不远,周五纽约期油受益于美国原油库存降,涨到将近74美元。

原油负担这个指标须留意,也就是石油成本占GDP的比重华尔街投行摩根士丹利指出,假定今年的预期油价平均每桶75美元,石油成本在全球GDP的占比会升至2.8%,但仍低于长期平均值3.2%。

油价要涨到平均每桶85美元,全球原油负担才会升到长期平均值附近。大摩今年稍早在致客户报告中提及,上回全球原油负担升至长期平均值之上,要追溯到2005年,但多亏全球经济成长强劲,各经济体得以挺过油价上涨的冲击。

国际货币基金(IMF)预估,今年全球经济成长率可望达6%,至少是40年来最快增速。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指出,近来油价涨主要是受到需求增加、而非供给问题带动。

经济学家指出,油价走高不是出自供给问题,而是因为需求强劲,这通常意指经济成长具韧性

不仅如此,已开发经济体因油价上涨受害的程度,没有几十年前那么大。原因出在石油消耗量少于重工业服务业,在经济产出的占比变大。美国能源资讯局(EIA)资料显示,经通膨调整后,目前每一美元GDP消耗的石油量,仅35年前的一半。

此外疫情期间,美国及其他富国家庭储蓄量,累积到空前纪录,这可帮他们缓和汽油变贵的冲击。PNC金融服务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佛薛(Gus Faucher)说:「鉴于消费者财务状况极好,我认为油价涨不会让他们的收支大受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