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发酵与微生物
最近看的一本讲微生物的书《看不见的陪伴》,对我生活里接触到微生物的场景尤为敏感,比如每天走进公司,喝的第一口咖啡,里面的花香,酸味,甜感,可不仅仅来自于这个茜草科植物的种子-咖啡豆本身,没有微生物的功劳,这杯饮料可撑不起那五彩的风味轮。
<看不见的陪伴:与微生物共生的奇妙之旅> 封面
我们已经听到过很多咖啡的处理方法(如图2),比如:
来自论文《Effect of method of processing specialty coffee beans (natural, washed, honey, fermentation, maceration) on bioactive and volatile compounds》
- 水洗(Washed):将咖啡浆果去除果皮果肉,放入发酵池:主要包括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霉菌等;感觉这一锅汤可是传家宝。发酵1-2天后,水冲洗干净后干燥脱壳取豆。
- 日晒(Natural):整个果子晒几周,果子和环境里的微生物自然发酵,主要还是酵母菌和其他细菌,但是因为包括了果皮和果肉,会产生更加丰富的风味物质。
- 蜜处理(Honey Process):这里可没➕蜜,就是去除咖啡浆果外皮后,全部或部分保留果肉进行发酵,因此风味也介于上面两者之间。
- 厌氧处理(Anaerobic Fermentation):有些咖啡师会专门提到这种较新的处理技术,通过控制发酵过程中的氧气量来影响咖啡豆的风味-比如放到密封罐。在这个范畴下还有更近一步的carbonic maceration-二氧化碳浸渍, 这样更为精确的控制厌氧环境,并且控制温度,湿度,整个发酵过程也被拉长。这里的核心也就是控制参与发酵的微生物群落,来产生特定的风味目标。
HOWEVER:
我们其实对整个过程,还属于炼丹测试阶段,到底怎么控制各种变量,会产生什么效果,还在起步阶段,看两个工作:
云南农大去年发表的工作,基于云南小粒咖啡,水洗处理36小时后,在发酵池里采样,分别进行微生物鉴定,及有机酸、酯类、醛类、酮类、酚类等决定风味的前体物质。这些前体物质经过烘焙加工,例如脱水,美拉德反应,焦化反应等后,再直接或间接转化风味物质。
这是微生物和代谢产物之间的关系图。这也算是对“炼丹”工作的一个定量分析。
然后是今年巴西团队的工作。
他们同时比较了 日晒-NC,水洗-PC,以及接下来的固态发酵(放在平板上-SSF),浸没发酵-SMF,另外就是区分了自发发酵-SPF,和接种发酵-SCF(增加了乳酸菌等), 这里不去鉴别微生物变化,而是就看几种处理和发酵方法,对结果风味的影响,这里的风味包括了葡萄糖,果糖,蔗糖,柠檬酸,苹果酸,乳酸等主要风味物质,及咖啡杯测和风味描述评测的结果。这个研究更偏对直接咖啡品质结果的评估。
不同发酵方法对应的风味物质含量的比较-越浅代表含量越高。其中,Glycerol-甘油在前24小时发酵里较多,在48小时日晒组开始降低,但是后续又逐步增强。这是产生我们所说的Body感的物质。相反的则是Latic-乳酸和Acetic-醋酸-第二天的发酵增加了这些风味物质,而后开始降低;这些和Citric-柠檬酸和Malic-苹果酸等一起贡献了复合酸味。
另外日晒NC对比水洗PC;苹果酸、醋酸、乳酸多于柠檬酸;整体上可见日晒的风味更丰富一些,而水洗则较为干净的柠檬酸。而甜感物质上-蔗糖-Sucrose明显水洗更高,果糖葡萄糖日晒更高-也明显果香和甜感更好。
然后是咖啡Q Graders评估,水洗组,SMF-浸没发酵(厌氧)对比平板上发酵坚果味更好,甜感略逊;其他条件各有参差。 日晒组,浸没发酵甜感更好,果味更差;酸味和酵感,在平板发酵上明显SPF-自发发酵比接种发酵更强,其他就各有层次。
这里略有遗憾的是,用的是巴西的一个种:Catuaí IAC-144;尽管所有用来研究的豆子杯测都在80分以上-算精品咖啡,但是不是我们常喝的品种,不具备完全的可比较。另外这里的发酵时间也考虑到比较可能不足,比如日晒可能时间更长微生物群落和其风味都还会持续变化。
Anyway:So,咖啡的风味里,很大一部分可不是来自于咖啡果本身,而是来自微生物发酵这个过程。
版权信息
未经同意请勿转载,欢迎分享朋友圈
■ 文章来源:应该怎么干■ 文章作者:Keegan
■ 图片来源:应该怎么干
■ 侵权联系:weixin@coffeesalon.com■ 合作联系:微信cofesal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