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台大卻被逼「當波波接家業」 醫二代心累:台灣農業社會的遺緒
一名男网友表示,高中毕业后,因为考上台大非医学相关科系,每年都被开业的医师父母问说要不要去当波波,再回台接家业,让他相当无奈。图为台湾基层牙医师协会举办「波波牙医侵台利益结构图」记者会。联合报系资料照片/记者陈正兴摄影
近日波波医师争议延烧,一名男网友在Dcard表示,高中毕业后,因为考上台大非医学相关科系,每年都被开业的医师父母问说要不要去当波波,再回台接家业,让他相当无奈,直言「这某种程度上是台湾农业社会的遗绪吧!相信家户集体生产是制造价值的最佳解」,引发讨论。
原PO表示,父母一直对自己劝说「大学给你念兴趣没关系,毕业或是休学再去波波念一个医学系,回来给你接诊所」。这让原PO相当不以为然,透露自己都在台大念到研究所毕业,已经准备出国进修博士班了,父母却会不时拿医师公会杂志刊登的广告,跟自己重提当波波的事情,「说波波现在不行还有捷克、西班牙、匈牙利等等,他们(父母)同学、学长、学弟谁谁谁的小孩也送出去」,甚至连相关考试群组都帮原PO加好,「到底是有多瞧不起非医的学位和职涯」。
原PO感叹,自己家中已经有一名哥哥,从台湾某间大学医学系毕业,并在医院执业,「台湾医师的小孩有留在台湾的,子女之中完全没有念医学系的,应该是绝对少数」。也因此,原PO可以理解在一个医生家庭里,要是真产不出下一代医师,为人父母会有多绝望、难堪,「以至于要小孩一再重考,重考还是不行,就下重金、开外挂,把子女送出国去买学历」。
原PO指出,他观察到台湾有不少开业医师,非常希望自家能有好几张医师、药师、治疗师执照,期待子女就算没念医学系,改念药学系也好,「总之就是要和医学院沾上边,全家族一起在诊所投入超额工作,获得超额报酬,然后一代一代永远继承下去,这某种程度上是台湾农业社会的遗绪吧!相信家户集体生产是制造价值的最佳解」。
最后,原PO补充,他写出这篇文章,并非要把「波波医师」的学经历正当化,而是想指出许多台湾医牙家庭,「有着极度单向度的价值观,眼里只有自我复制才有价值」。因此仲介从不会在寻常报章刊登波波医师的招生广告,而选择把广告登在医牙公会的每期杂志上,「波波最多的不是什么路人暴发户或政府官员,最多的是捧着钱自我复制的医牙子弟」。
贴文曝光后,不少网友深有同感,留言说「认识一个波波被医师父母逼出国念,读书读不下去也不想读,整天哭哭啼啼说压力好大」、「人生真的是对自己负责就行了。我的家族有八位人医,单就分数来看,以前也曾觉得自己是不是生来拉低家族水平的,家里偶尔也会试探问说要不要去欧洲念医」、「超不懂那些医生头脑在想啥,我认识的波波几乎都是被医爸医妈逼出去的,真的有点可怜,回来还要被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