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风沙、高温、缺水 陆太空人完成沙漠野外生存训练

中国太空聂海胜(右三)、刘旺(左一)和张晓光(右一)在工作人员护送下前往沙漠进行野外生存训练。(图/翻摄自新华网,下同)

大陆中心综合报导

15名大陆太空人近日在位于蒙古巴丹吉林沙漠,首次完成在着陆场区沙漠地域组织的野外生存训练。据了解,太空人沙漠野外生存训练为期19天,由中国太空人中心组织,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提供训练保障过程中克服风沙高温缺水等困难,模拟太空人在返回舱着陆后自行出舱、回报位置跟等待救援等训练。

据《新华网》报导,训练过程主要针对空间站载人航太飞行任务飞船应急返回着陆沙漠地域特殊情况,使太空人在紧急情况中快速掌握救生物品的使用方法,提高在沙漠环境生存能力。中国首位女太空人王亚平受访时表示,「这次训练强度和要求都很高,尤其是沙漠里要克服风沙、高温、缺水等困难,在提升个人野外救生技能的同时,也增强了团队协作凝聚力。」

▼女太空人王亚平在沙漠野外生存训练中。

报导指出,在巴丹吉林沙漠可看到太空人身穿舱内太空服装,以三人一组的形式,依次走进预先放在大漠深处的飞船返回舱模拟器。随后,太空人模拟了从返回舱着陆后太空人自主出舱、报告着陆位置、等待救援并利用现有物资进行自救,直到48小时后被成功搜救的完整过程。

报导写到,王亚平受访时也提到,「沙漠救生训练的困难点在于沙漠里的自然环境很严酷艰苦。另外,可以利用的自然资源很有限,而我们现有的水、食物和其他物资也相当有限。为了轻装上路,又要保证生存需要,我们要对携带的物资作合理的取舍。」

▼太空人聂海胜(左)和刘旺进行自主出舱训练。

报导说明,太空人沙漠野外生存训练是根据年度训练计划安排的,设置远距离求救联络及野外生存掩体搭建、野外生存及近距离求救联络、沙漠野外行进等科目,太空人分为6组3批次展开训练,每组48小时。

报导提到,据中国太空人中心副总设计黄伟芬表示,「这次训练中,太空人克服了大风扬沙烈日高温、降雨降温等恶劣气象条件考验,真实体验了沙漠的自然环境,也进一步验证了救生物品配置的合理性,为后续设计改进提供了依据。」

▼「太空教师」王亚平。

报导也提及,训练期间,全体太空人还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展开了发射场待发段紧急撤离训练。目前,中国太空人正在全面展开空间站任务训练,根据计划,中国将于2022年前后建成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

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又称解放军第二十试验训练基地东风基地、东风航天城,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东风镇布格阿日拉附近,属于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为中国的飞弹与卫星发射基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