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丁西半岛 发现稀有布氏鳗海龙

布氏海龙。(图/国立海生馆授权《ETtoday东森新闻云》使用,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国际中心综合报导

43年前首次在非洲坦尚尼亚发现的稀有海洋动物「布氏鳗海龙」,最近竟然在台湾垦丁的西半岛被人发现。台湾距离上次发现的地点有好几千公里远,这种生物怎么会在垦丁出现,实在令科学家相当好奇。

国立海洋生物博物馆助理研究员日前在垦丁西半岛潜水调查,意外在珊瑚丛中发现稀有海洋动物布氏鳗海龙,细长半透明身体长约3至5公分而已,以浮游生物为食,常被误为是海虫

布氏鳗海龙(图/国立海生馆)是一种非常稀有的海洋生物,1984年曾在非洲坦尚尼亚被人发现,然而最近在台湾南部垦丁的西半岛也出现了牠的踪影,只是相隔43年,这小动物怎会在垦丁出现也令人费解。

说到坦尚尼亚,总让人想起纳特龙湖(非洲石化湖),又被称作石化湖,因为任何动物只要碰到这湖水,就会变成石头

这座湖水的水温高达摄氏60度,因为水中有许多附近大裂谷火山灰,因此湖里都是一种由碳酸钠微量小苏打组成的化合物,让湖水的酸碱值,落在PH9到PH10.5之间,逼近强碱标准,就像被下了魔咒一样,连在极端严苛环境中,依旧可以生存的 碱性罗非鱼,来到石化湖都无法存活

▼坦尚尼亚「石化湖」,动物触及湖水化为石雕。(图/取自newscient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