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院长,请优先推动老屋防震
花莲倒塌的几栋高楼被形容为「软脚楼」,特征都是底层挑高,打掉梁柱、墙面,营造气派大厅的住商集合大楼;类似的大厦各地都有,多是921集集大震前兴建,当时宽松的建筑法规,不严谨的建照审查,建物耐震强度聊备一格,现在却成为一颗颗不定时炸弹。如何避免下次震灾造成生命与财产的损伤?政府责无旁贷应负起责任,法规、经费务必到位。
统帅饭店虽做过结构补强,但显然无法应付日益加剧的头重脚轻;云翠基地位在美仑溪旁、米仑断层破碎带的土壤液化潜势区,遗憾的是,921之前从未预想断层会发生如此强震,政府也未对沿线建筑设定禁制,车笼埔断层地震促动政府重新盘点全台断层带,几乎是空了2000年的车笼埔断层总算有了基本资料,画定断层线两侧15公尺宽的带状范围禁建。
职司地质调查的经济部中央地调所在921后加速敏感地质调查,但始终未公布调查结果,怕影响房价,遭民众斥责。直到公布敏感地质法源《地质法》2011年底施行,才迟迟画定断层两侧各100公尺宽的「灾害性地质敏感区」,但并未配合禁建,只要求开发前需做地质调查及补强。换句话说,2011年底前,民众很难取得开发基地脆弱与否的资料。这次震灾疑凶米仑断层更迟到2016年才画为地质敏感区。
法规设计不严密,造成统帅、云翠如今的软脚楼样貌,都是业主在取得使用执照后再拆墙换柱。现行《建筑法》的「使用管理」只管到建物完工申请使用执照前的勘验。不供公众使用的建物,业主取得使照后怎么变更,政府不过问。简言之,头重脚轻的软脚楼是业主使用不当造成,这个漏洞仍未补上。
花莲震后,民众关心超过400万户30年以上屋龄不耐震的老建物怎么办?台湾不止一次被国际权威科研机构评为天然灾害风险最高地区。台湾地震科学中心2015年制作的「地震灾害潜势图」,未来30年台湾发生芮氏规模7以上强烈地震机率在21%至31%。请注意,花莲地震规模6,921的规模7.3,而地震潜势预估都在规模7以上,潜在隐忧让人毛骨悚然。400万户老屋的强化、改建或实施都更,已是民众与政府都不能逃避的问题。
现行老旧及危险建筑的都更几乎完全推不动,立法院制订的《危老重建条例》要求建物所有权人全数同意才能成案,严苛的门槛造成都更寸步难行。不但都更重建寸步难行,就连第一步初判危老房屋结构、耐震程度也乏人问津,怕被贴上安全有疑虑的红单或黄单,房价立刻下跌。
民众的消极与判定经费的负担有关。现行结构安全初判每件8000元,由政府全额负担,但复判详评就得花钱,15万元起跳;如果需做结构补强,花费超过百万是常态;真的到需拆除重建,金额必然再飙高,危老房舍屋主恐多负担不起,否则也不必住在安全堪虞的老旧建筑里。
面对震灾情势的严峻,老旧建物确实危险,政府无论如何要扛起结构改善、耐震补强,甚至是都更重建。我们主张,至少在都更重建前耐震判定的经费应由政府负担;老旧房舍是合法建筑,政府应承担房舍使用期间安全的责任。
即便政府无法全额负担勘验经费,至少应提供低利率的长期贷款,打破民众的经费障碍。前瞻建设的经费高达8800亿,许多是不具急迫性、可行性,甚至可能是蚊子建设,为什么不挪移300亿投注于眼前非常急迫的老屋补强、重建?台南维冠大楼被震倒后,行政院「安家固园」专案补助私有老旧房舍做耐震评估证实行不通,务必要大刀阔斧调整金融及法规工具。
花莲倒塌大楼已进入重型机具进驻拆除重建阶段,民间善款两天已逾10亿,但复原的效率与民众的爱心并不能防范下次灾损,需要政府的政策规画与民众自觉配合。赖清德院长就任来已获得务实与认真的社会评价,赖院长应拿出魄力重新检讨前瞻建设计划项目,优先推动全台老旧建筑的更新,及断层带两侧高楼的安全补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