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退少領2百多萬…因「舊制一規則」!專家:他還以為晚半年退休能爽領50萬

示意图。联合报系资料照/记者许正宏摄影

YouTube频道《艾伦的理财研究室》分享,跟公司政策做到退休,竟会少领200万劳退?

一位劳工原本预计跟随公司政策,放半年带薪长假加年终奖金总计「不工作可爽领50万元」,且放完假之后就申请退休。看似一切完美,但却会让他少领了200多万的劳退金?问题原来是出在旧制的计算方式,是采用「退休前半年」的平均薪资。

以下为影音内容:

看懂公司的政策对自身权益的影响,这件事情从开始工作到退休都超级重要,很多劳工从青壮年一路工作到中老年,都是要届龄退休的时候屡屡出现状况。

像是被裁员、被换到低新的工作岗位,不然就是被公司的新政策扫到台风尾;大多都是因为可能公司忽略掉一些影响,不然就是劳工不适任了但又不能乱辞退,只好给轻松一点的职缺或是让劳工放长假,反则就要付出一笔金额不少的资遣费。

但这时届时退休员工就很尴尬了,因为事实就是「真的该准备退休了」。

早半年申请退休 保住了200多万退休金

此案例算特殊状况,劳工弄清楚自己的退休金,之后确定除了每月领3万2退休,还能领走大约535万的劳工退休金;但如果没弄清楚公司新政策的影响,继续工作到他计划的「65岁退休」,他的退休金最高就可能损失200多万。

深入了解实际状况:

案例是48年次的陈大哥,今年64岁,是在前国营事业服务的资深老员工,现在属于民营,不过老员工的待遇不一定受公司影响,而这间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属于制造业。

陈大哥在这间公司服务将近40年,但由于近年公司生产设备太老旧,所以预计下一季会做大型设备检修,预估整个施工期间,需要三至六个月。

施工期间员工也会被分配至其他单位,或是直接休带薪假(但薪资不高的长假)。

陈大哥听到这些消息时,想说未来最长可以放到带薪长假最多到达半年,刚好休完假也达65岁退休,很完美。

由于到65岁退休,按照公式计算能领到的所有退休金:

补充劳退旧制的简易型公式:劳退旧制只有一次领,没有月领可选,是按照退休前6个月的平均薪资,乘以「旧制劳退年资的基数」来计算,基数计算在1-15年是乘以2,第16年之后是乘1,最高45个基数。

计算下来陈大哥总共有42.83个基数,再用退休前6个月薪资乘以基数,资料显示新制劳退提拨级距87,600元,实际上他薪水可能比这数字还要更高,保守用87,600元计算,旧制可领375万,总计新制+旧制能领到535万元。

但上述所说「劳退旧制」计算给付基准,是采计「退休前半年」的平均薪资,原本用87,600元计算的旧制劳退,恐可能变成用26,400元(最低基本薪资)计算,若是放了带薪长假,陈大哥还默默觉得不工作还每月领2万多元很开心。

且旧制劳退制度无法像新制,有很多方便方式能查到劳退金价值,也就是说旧制劳退很容易被劳工遗漏掉;就很有可能真的陈大哥到65岁退休时,新制和旧制加起来只能领到280万,还很感谢公司,完全不知道少领了。

陈大哥提前退休 领走旧制加新制劳退535万

最后,陈大哥提前按照劳基法第53条,自请退休规定,在开始放带薪假以前向公司申请退休,提前领走这笔新旧制的劳退共535万,也直接请领劳保年金月领32,930元。

虽也有人提到,大公司都会有工会,如果相关的权益受损一定能讨回。但是陈大哥基于考量,如果因为政策关系导致影响到劳退金额减少,且到时候都退休了还要花时间争这些,想想现在退也不见得损失,就不用拿自己的退休金去赌一口气了。

毕竟届临退休的人,必须保守考量财务,不必为了贪那些带薪假期跟年终奖金,就拿退休金可能大幅降低的风险去赌。

一间公司执行任何一个新政策,有些影响很容易让员工发现及时反映,然而有时政策带来的直接好处太明显,会因此没注意到缺点的员工其实不少。

尤其是退休后才搞明白退休金的员工,事后还是要保护自身权益的,那不如一开始就学会看懂它,才能保护自己的权益不会损失。

◎本文内容已获 艾伦的理财研究室 授权,未经同意禁止取用转载。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