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咬到嘴唇起水泡、莫名嘴破不愈...当心「黏液囊肿」作怪

黏液囊肿若久久不消,建议就医手术切除。(图/北市联医提供,下同)

记者赵于婷台北报导

相信不少人都有嘴唇口腔内长水泡过,不管是吃东西咬到或突发性的,都是所谓的「黏液囊肿」,有时会自己破掉,严重可透过手术切除。北市联医牙医师林慧娟指出,口腔内约有800-1000个小唾液腺体分布,分泌的唾液量非常少,一旦分泌的黏液无法顺利排出,淤积黏膜下,就会产生黏液囊肿。

林慧娟说明,黏液囊肿着要分为「外渗性和滞留性」,发生原因多为「外伤」,例如受到嘴部受到撞击,吃东西时意外咬伤,好发在年轻人小朋友身上。许多病患会以为是水泡,就自行刺破,刺破后会有水漾蛋清漾的物质流出,水泡当下会明显消退,但几天后可能又再复发。

▲手术将囊肿病灶周围小唾液腺切除,避免复发。

黏液囊肿其实在临床上看起来都一样,外渗性是小唾液腺分泌的黏液经由破裂的腺管腺泡流到邻近组织形成黏膜肿大。滞留性则是唾液腺腺管阻塞使分泌的黏液无法顺畅排出,使腺管或黏膜表面肿大。林慧娟表示,目前治疗方式有手术切除、局部药物注射、冷冻治疗和雷射汽化手术。

不少民众都会自行戳破水泡,但林慧娟提醒,自行处理恐有伤口感染的危机,倘若放着不管或同一个地方一直反复起泡或破掉,可能会有恶性的转变。因此,建议民众还是要透过医师诊断,必要时透过手术切除,因为病灶周围的小唾液腺体若没有全部切除,可能导致囊肿复发。医师提醒,术后嘴唇可能会有麻痹感的后遗症,但通常半年内会自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