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倩/兹卡病毒与登革热

▲兹卡病毒病媒埃及斑蚊传播。(图/取自维基百科

文/雷倩

今年1月19日,我国疾管局公布国内首例境外移入兹卡(Zika)病毒感染个案入境时间是1月10日,一名泰国男子在机场因发烧被筛检出,该男子前三个月都在泰国,首次来台工作。1月24日世卫组织发布警讯,与新生儿头症关连性的兹卡病毒将会扩散至南、北美洲所有国家,唯二幸免的是没有埃及斑蚊(Aedes Aegypti)的加拿大与智利美国的疾管局同时对怀孕妇女提出疫区旅游警讯,部分疫情严重国家甚至警示妇女最好延缓怀孕。

这三则消息交织成一张让人震惊的警讯图:第一、1947年即在乌干达丛林弥猴群里被发现,但直到2007前只有14则人类感染个案的兹卡病毒,已经登陆美洲大陆,将随着埃及斑蚊的媒介感染人口稠密的南、北美洲22国。事实上,疫情与疫区更远超过美洲大陆,上周五美国疾管局已将警示区扩大至加勒比海及波里尼西亚诸岛国。

第二、美国的疾管局对该疾病目前一筹莫展,无药物疫苗,由于新生儿小头症的可能后果极为严重,权衡轻重后警告怀孕妇女避免去疫区旅行,以及预备怀孕的妇女旅行前先知会医生。其他疫情严重的国家如巴西、哥伦比亚、萨尔瓦多、牙买加亦陆续提出极为特殊警讯,请妇女考虑延缓怀孕。所有警示对疫情控制、疫苗开发时程只字未提,显示医疗防疫体系面对兹卡的现状。

第三,亚洲完全没有隔岸观火、置身事外的可能。这次大爆发的中心是巴西,去年十月至今已有3900个案,包括少数新生儿有严重的脑部病变。但一位前三个月,也就是巴西爆发期,都生活在泰国的工人,已经被确诊染患兹卡,并且已经进入台湾近两周。

登革热喷洒作业,防疫人员全面总动员。(图/网友授权提供)

►►►掌握最新观点,欢迎加入88论坛粉丝专页

染病后果严重与悲惨之外,兹卡的可怕更在于高度传染性及移动力。让我们看一看上两次兹卡的爆发:2007年南太平洋的雅蒲岛(Yap Island),数月之内近8000人(岛上3岁以上的人口的四分之三)被感染;2013年大溪地及波里尼西亚其他小岛,约有2万8000人(该区域人口的11%)症状严重必须接受医疗。2014该疾病逐渐由南回归线附近的新克里多尼亚开始东移,经库克群岛于2015年初抵达智利所属的复活岛,正式登陆人口稠密的美洲大陆。

根据疾管局资料,这个由埃及斑蚊媒介的可怕疾病,典型症状为发烧合并斑丘疹、关节疼痛或结膜炎红眼)等,有时也有头痛、肌肉酸痛及后眼窝痛,与登革热相较症状较轻微。但巴西及玻里尼西亚等流行地区曾有少数病例出现神经系统(如Guillain-Barré syndrome)或免疫系统(如特异性血小板低下性紫斑症,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并发症,且有孕妇产下小头畸形新生儿案例。虽然这些神经异常及新生儿小头症与兹卡病毒之关联性仍待证实,但其共同发生的频率已经足以让世卫组织与美国疾管局决定发布警示。

多年前SARS肆虐期间,笔者曾与来台的美国著名疫病学家 C. J. Peters 对谈,他说:依照目前人类移动的程度,一洲的病毒移往另一洲,一个物种的病毒跳至另一物种,加上病毒繁殖变异的速度,产生新兴严重传染疾病不是会不会的问题、而是何时何地的问题。非洲弥猴身上的兹卡,已经抵达美洲大陆,除病蚊媒介外,还可能经母胎垂直感染,影响胚胎发育,不可谓不严重。

依照目前世卫组织对整个美洲发表警示的逻辑,一旦兹卡病毒入境,只要有埃及斑蚊的地方就难以幸免;目前南美洲各国在没有药物也无疫苗的情况下,避免疫情扩大唯一的武器也仅是扑杀病媒蚊及阻止孑孓孵化成长。

回想起笔者过去在新加坡工作时,每年全岛都会展开扑杀病媒蚊大作战,媒体教导家户移除适合产卵的水盘,政府大规模喷洒杀蚊液,公共水塘(如植物园内)运用太阳能加热使蚊子无法产卵等等作为互相配合,以期减少各种蚊子媒介的传染疾病。政府宣导与执行的慎重以及人民配合的确实,至今印象深刻。

南台湾去年五月开始的登革热前后拖延七、八个月,根据官方统计共有43,280人罹病,直到入冬温度剧降,孑孓无法长成成蚊后才真正进入尾声。兹卡病毒的传染途径及症状与登革热极为相似,都是由埃及斑蚊传染,疫病学家也认为两者间有相关连性,台湾应可从面对登革热的经验中获得宝贵的教训。古人说,勿恃敌之不来,恃吾有以待之。已经发现一则由亚洲邻国移入兹卡个案的台湾,是不是该更认真看待这两个类似的传染疾病,全国上下通力进行灭蚊防疫准备?

掌握即时讯息↘免费下载新闻云APP iOS:https://goo.gl/qXZojaAndroid:https://goo.gl/MRNy3P

●作者雷倩,台大外文系毕、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硕、博士,东森电视公司董事国票金控独立董事。以上言论不代表公司立场。88论坛欢迎云友更多参与,也欢迎网友发表高见,投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