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火星计划回顾!40年前的「维京计划」居然是王道

记者戴榕萱/综合报导

根据40年来火星生物探测的发展,1976年执行的「维京计划」,由「海盗双胞」──海盗1号(Viking1)、海盗2号(Viking2)在火星着陆,90天中由海盗1号传回的一张照片只发现尘土岩石,接续上火星的海盗2号也并没采集到有机体,大大的打击科学家的想像与推论,不过近年才发现最初的探测构想才是王道

▲由海盗1号的照片可见到一望无际的红尘土(图/翻摄于NASA官网

海盗1号(Viking1)、海盗2号(Viking2)上火星的90天中,在火星表面摄影测量地震活动及天气状况,科学家想借由土壤化合物质找出有机物,证明火星上适合生物生存,但是其他科学家提出「火星因紫外线照射,使土壤干燥、自动净化,不间断的氧化过程使表面宛如荒土不具生存条件」的观点,众多的争论与异议,再加上政治因素与庞大开销,让火星任务全面停摆。

▲Viking 1于1976年7月20日所拍的第一张照(图/翻摄于NASA官网)

▲40年前看到火星的荒芜景像,重挫科学家推论与想像(图/翻摄于NASA官网)

沉寂17年之后,NASA在1997年至2015年间以「在火星上找水源」为目标,藉发射不同功能探测器至火星,先后发现远古温泉存在证据地表下的水、冰、碳酸钙等,又在火星最大的「盖尔撞击坑」中找到有如水中沉积物的土壤样本,多次探测后,于2015年NASA宣布火星上的水源确实具有「季节性流动」的特性,再次激起科学家们的研究动力

▲1997年至2015年间所使用的火星探测车(图/翻摄于维基百科

目前NASA正在筹备2020年再次上火星的计划,仿佛又回溯到40年前「维京计划」的探测目标与初衷,回顾先前多次的「火星计划」令人惋惜的是,若没有17年的停滞空窗期,也许现在的科学家们早已发现更多火星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