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中共轻装车都打不穿 国军自主研发「小机砲」沦饰品

▲不想再受制外国军火商漫天叫价,台湾政府高喊国防自主」口号多年,但中间过程一波三折,令人不禁怀疑我们的国防政策到底要何去何从?(图/翻摄「云豹八轮装甲车宣传影片)

政治中心综合报导

「国防自主」终究只是口号?我国陆军投入570亿新台币原定今年完成台湾自主设计、研发的「云豹八轮装甲车」量产计划延宕,监察院调查发现,当年陆军司令部疑似为了省钱,要求军备局与中科院自己搞一套20公厘机砲,结果弄出来的成品未通过测试,也无法贯穿中共轻装甲车的装甲,贪小便宜的结果反而浪费更多公帑

台湾岛地形水泥柏油路面,陆军原先使用的V-150、CM-21(见下图/取自维基百科)等适合恶劣环境作战的「履带式」装甲运兵车实质效益不大,为了达到国防自主的理想并配合国防部资源释商」政策,陆军数年前开始与民间厂商合作企图打造从建案、研发、测试、量产、到整体后勤,台湾有能力一手包办的轮式装甲车-「云豹」。

但云豹装甲车自原型车问世以来设计一改再改,最主要问题就在于陆军司令部对「武装」的规格拿不定主意,根据知情人士透露,云豹装甲车原本搭配美军现役的25公厘机砲,但陆军高层嫌弃美国原厂报价太高,干脆以「战备急需」为由建案,提供预算给中科院研发机砲,自己动手武器也顺便「国产化」一下。

耐人寻味的是,在20到40公厘机砲的范围之中,军方一挑就挑口径最小的20公厘机砲,「步兵战斗车搭配25到30mm武器早就是基本款了。」军事专家施孝玮推测,军方放弃主流规格选择20公厘机砲的原因,一方面是希望省钱「俗搁大碗」,二方面大概是想赶上说好的2014年量产时间表,「这就是所谓的先求有,再求好吧?」

▼军方为了省钱,把要求中科院把旧的MA39型20公厘机砲改装在云豹装甲车上,结果不仅没省到钱,反而拖慢了原先说好的量产计划。(图/MA39机砲示意图/翻摄网路)

只是没想到,赶鸭子上架的砲管成品还是未通过测试,不仅不符陆军要求的可射击8000发标准,对比中共现役各型同等级步兵战斗车,采用的链砲都是25公厘起跳、30公厘为主流,我国陆军从一开始就自愿「做小的」,结果拼凑硬改出来的20厘机砲根本打不穿中共的轻装甲车,实在非常「落漆」。

陆军司令部一直到2010年,才坦承20公厘机砲案失败,又回头向国外引进30公厘机砲,「战备急需」没搞定不说,原定2014年量产638辆云豹八轮装甲车的「迅驰专案」也拖到2019年,最后遭到监察院纠正。

▼专家认为台湾的云豹八轮装甲车设计和想法都不输给对岸自产的ZBL-009(下图)装甲车系列。(图/取自网路)

「云豹装甲车的想法还是满不错的。」一位不愿具名的兵整中心人员感慨,国防工业是一项集合各种尖端科技的产业,没有投入资源、时间是不可能获得成果的,台湾国防自主最大的难题一直都是军方高层复杂的政商关系,「既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牺牲的就是成品品质国军战力,「这种事怎能把Cost Down顺位摆第一?」

▼如果我们的设计、想法都不错,那问题究竟出在哪呢?(图/翻摄中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