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官方断线 事务性问题着手解僵局

台大政治系教授兼主任张登及说,两岸官方若能从小三通复航等问题着手,经由授权单位进行技术面的协商,进而建立沟通或避险机制,并非没有接触机会。图为马祖小三通复航8日上午首航,连江县长王忠铭(灰色外套者)、陆委会副主委邱垂正(后方中)到场送行。(连江县政府提供/王扬杰连江传真)

编者按:大陆自1月8日起全面解封,入境不用再隔离,有助两岸民间往来。本报今起从两岸交流、台商影响等层面推出系列报导,探讨大陆解封之影响、效应与机遇,以及对两岸关系和双方政府的启示。

大陆1月8日全面松绑疫控,两岸民间交流可望逐步恢复,但两岸官方何时「解封」却难如登天。过去三年来,民共之间至少有两次可建立沟通管道机会,奈何最终不了了之;如今中美关系趋缓,中共更无意愿与民进党政府对话。面对两岸官方冰封难解,学者呼吁,两岸可从事务性问题着手,透过城市交流机制管道来弥补当前窘况。

针对民共官方「已读不回」的情况,淡江战研所教授王高成受访时指出,对大陆而言,过去两岸沟通是建立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民进党不承认,北京就无沟通意愿,遑论与有官方背景的智库交流,即便外部环境改变,两岸互动还是取决于双方有无共同的政治基础。

2020年时,前立法院长王金平原定9月出席海峡论坛,与大陆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会晤,未料大陆央视主持人李红一席「求和说」,引发国民党抗议,最终王金平未赴陆,汪洋也未出席论坛。当时就有舆论对此感到扼腕,倘若「王汪会」成行,两岸当局的沟通管道或可慢慢建立。

另一次契机,则在美国总统拜登2021年刚上任之际,亚太和平研究基金会执行长董立文原定当年1月25日与中国社科院台研所所长杨明杰同场举行闭门视讯会议,希望利用美国政府换届时机,两岸互相「交底」,但北京担忧被解读成「红绿对话」,最后一刻紧急喊卡,会议以破局收场。

谈及沟通管道的重要性,台大政治系教授兼主任张登及指出,避险就是要了解对方的能力和企图,以减少意外和误判,若无沟通,就会流于各说各话。即便美中正在激烈竞争,双方仍觉得沟通「断线」不正常,故保持沟通管道畅通,以直接传达战略意图和「底线」,降低风险。

过去民共可能建立对话的机遇是立基在中美关系极度动荡。时任美国总统川普为求胜选,不惜制造台海擦枪走火风险,而美军参谋首长联席会议主席密利则在2020年10月及2021年1月两度致电时任中共军委参谋长李作成,化解危机。当时传出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也派出军委办公厅主任钟绍军至厦门督军,以防不测。这让大陆鹰派学者都认同两岸要有避险联络管道。反观如今中美和缓,北京更无意愿与民进党政府交流。

王高成直言,蔡英文总统任期仅剩1年多,北京更加缺乏交流意愿,只有民进党政府逐步调整立场,双方才有沟通可能,这也是台湾避险机制。他强调,维持台湾安全,除美台关系良好,两岸关系也必须缓和,而这取决于双方的政治关系和良性互动。

淡江大陆所荣誉教授赵春山建议,很多急迫性问题要透过其他方式补救,如两岸城市之间的交流,或是国共党对党的管道,有政治氛围才能解决。张登及也说,两岸官方若能从小三通复航等问题着手,经由授权单位进行技术面的协商,改善两岸人民往来的待遇和权益,「由近而远,由浅入深,先易后难」,进而建立沟通或避险机制,并非没有接触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