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安国/用「李登辉模式」解两岸僵局
▲两岸如继续僵持,对台湾经济与国际空间的冲击让人忧心,建议蔡政府不妨采用前总统李登辉于1992年提出的宪法主权领域的意涵,也许是解开两岸僵局的解方。(Photo by 总统府/flickr)
众所瞩目的习近平十九大政治报告终于出炉。对台政策有软、有硬。对于台独再次强调「六个任何」的强硬立场。但又以「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为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为前提,开了一扇「两岸双方就能开展对话」的门。
开创两岸和平发展其实目前横亘在两岸互动关键问题,「一个中国原则问题」,与1992年时李登辉总统所面对的是同样一个问题。李登辉没有回避,决定在其主持之国统会作成「关于一个中国的涵义」的决议。基本上是依据《中华民国宪法》的涵义作陈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之原则……我方认为『一个中国』应指1912年成立迄今之中华民国,其主权及于整个中国,但目前之治权,则仅及于台澎金马。」就是这个决议,建立了与北京间之交集,开启了辜汪会谈。这个交集就是所谓的「九二共识」。所以李登辉可以说是「九二共识」的奠基者,也是其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开创者。 如今两岸关系又面临了相同的问题,蔡英文总统也应思考如何处理回应此一问题。
蔡英文提出「新情势、新问卷、新模式」作为面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方式。诚然,两岸情势与25年前有了相当大的转变。在台湾方面,对于两岸关系的民意有了相当的改变,这可能是蔡政府所依恃的新情势。但是不要忘了另一方面的新情势是,大陆的国力崛起及其国际地位与影响力也有了巨大的改变。1992年大陆的GDP是台湾的2.2倍,2016年是台湾的21.2倍。两相较量,北京是否有较25年前的立场后退的可能与空间?
至于所谓两岸关系的模式,一般来说不外4个:一个中国模式、两个中国模式、一中一台模式及1992年李登辉所拍板决定的一中各表模式。不知蔡政府心仪的是什么模式?有什么其他的新模式,也不妨提出来,争取更多人的认同。
蔡英文总统也提出了「四不」原则,「承诺不变、善意不变、不要回到对抗的老路」,非常好;至于「不会在压力下屈服」,也没有人会反对。过去近70年,从蒋中正,严家淦、蒋经国、李登辉、陈水扁到马英九6位总统主政,也没有任何一个人在中共压力下屈服过,否则中华民国还会屹立至今吗?
我国在国际空间上受中共的打压是事实,那是国际情势的现实,虽难扭转情势,但6位总统也都曾努力奋战。我国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的地位与角色与权力,没有丝毫退缩。至今,大陆人民与官员来台湾,要经过我们批准,持印有国旗的「中华民国大陆地区人入出境许可证」入境台湾。这就是主权的彰显,有因为承认「九二共识」而减损吗?
我们担忧的是两岸继续僵持下去,对台湾经济与国际空间的冲击。僵持其实就是对抗的初级阶段,习近平的报告虽然以和平发展为主调,但从其阻止台独的强烈决心观之,僵持对立,是不可能维持现状的。
宪法主权领域意涵蔡英文总统应该不是未尝盱衡整体情势,否则不会一直谨慎的强调「维持现状」,强调「依据《中华民国宪法》及《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处理两岸事务」。其实两岸关系的解方就在《宪法》里面。
不一定要用「九二共识」一词,只要采用、重述李登辉总统在1992年决议的宪法主权领域的意涵,两岸关系的僵局就可能迎刃而解。或许就称这个为「李登辉模式」吧!李登辉能,为什么蔡英文不能?
●郑安国,大陆委员会前副主委,现任财团法人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资深顾问。本文转载自2017年10月25日《苹果日报》A13版。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88 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