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办抽查年货 笋干、金针二氧化硫16.7%不合格
▲食安办抽查年节食品,发现脱水蔬菜二氧化硫残留过多。(图/记者赖映秀摄)
行政院食安办公室联合各部会抽查年节商品,共计抽查1238件、不合格率3.91%,其中金针、笋干等脱水蔬菜不合格率16.7%为最高,不合格商品都已下架。食安办提醒,挑选年节食品有3原则,标示不清不买、颜色过白或过鲜艳不买、有异味不买,才能安心过好年。
农历新年将至,卫福部及农委会依循中央、地方分工机制,督导地方政府针对违规率较高的年节常用产品,针对全台年货大街、大卖场、传统市场等场所贩售的常见8大类年节食品稽查抽验,包括豆制品类、米湿制品、坚果加工类食品、水产干制品、肉加工制品、脱水蔬菜、腌制蔬菜及蜜饯食品等;台北市政府卫生局也至卖场进行实地稽查,抽查冷冻年菜、香肠腊肉及糖果饼干等年节食品。
根据统计,截至2016年1月24日止,全台卫生机关共计抽验1,238件,共48件检验不符合规定,不合格产品以脱水蔬菜产品比例最高,主要违规情形为检出过量漂白剂(二氧化硫);其次为腌渍蔬菜,违规原因为检出过量防腐剂(苯甲酸)及漂白剂(二氧化硫);蜜饯产品则以检出过量甜味剂及标示不合格。
▼行政院食安办依往例抽查年节食品。(图/记者赖映秀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