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良一生奉献儿童文学 永远不生气的老爷爷
「我就是喜欢写温馨的东西,虽然不那么引人注目,却能给孩子作榜样、作模范。」国家文艺奖得主、作家林良,年逾90仍持续写作,作品集《永远的孩子》,整理他40年来在报纸撰写的专栏文章,真情诉说童年往事,被视为《小太阳》前传。书中更收录多幅亲笔插画,充满童趣。
林良一生奉献给儿童文学,讲话总是笑瞇瞇的,像个永远不会生气的老爷爷,代表作《小太阳》描写他与妻子、三个女儿之间的生活,温暖了好几代台湾人的心;《永远的孩子》书写的时空则回到更早,第一篇就提到他的父母从不吵架,令人觉得不可思议,但他们遇到挫折时,彼此互相安慰,「那时我会有一个错觉,以为父亲是母亲的父亲,母亲是父亲的母亲。」
林良表示:「我常认为自己是一个很有福气的人,尽管因为几次逃难,遍历家道中落、人情冷暖的严格考验,但是并不真正觉得这世界有多寒冷,心中永远保有一股不灭的暖意。」林良认为自己是一个永远的孩子,「人只要回想到童年的事,就容易找回童心,童心促使你用好奇心去看这个世界,你会多看到一些美好的东西。」
林良生于1924年,自幼随父母旅居日本神户、福建厦门,最后定居台湾,台湾师范学院毕业后,任职于《国语日报》,他以笔名「子敏」发表散文,以本名为小读者写作儿童文学,著作和翻译作品多达200多册。
童年往事 真情诉说
林良从民国60年代起为《国语日报》家庭版写专栏,一写将近半世纪,一直持续到今天,每周一篇,从不拖稿。有一次好不容易觉得心情不错,想提前交稿,前一天晚上9点开始动笔,熬到隔天早上9点,却一个字都写不出来,直到听到一声鸡啼,才救了他。
「我在日本神户住的时候,因为周遭没人养鸡,所以没听过公鸡啼,后来搬到厦门住,头一次听到鸡啼,印象非常深刻,来到台北听到鸡叫,又是另一种心情。于是我就把这段鸡啼因缘写下来,作为这次专栏的主题。」
林良的字里行间充满温暖,却有好友担心小孩看了这样的文章,会不知人心险恶及社会黑暗,将来遇到问题会无法应付,「我觉得刚好相反,现在书写社会黑暗面的文章太多了,坏的东西到处都是,我写温馨的文章是刻意的,就是要让孩子能看到这个社会温暖的一面。」